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汗證的病因與診斷

汗證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種病證, 即小兒在安靜狀態下, 日常環境中, 全身或局部出汗過多, 甚則大汗淋漓。 多發生于5歲以下小兒。

汗是由皮膚排出的一種津液。 汗液能潤澤皮膚, 調和營衛, 清除廢穢。 小兒由於形氣未充, 腠理疏薄, 在日常生活中, 若因天氣炎熱, 或衣被過厚, 或餵奶過急, 或劇烈運動, 都較成人容易出汗, 若無其他疾苦, 不屬病態。 小兒汗證有自汗、盜汗之分。 睡中出汗, 醒時汗止者, 稱盜汗;不分寤寐, 無故汗出者, 稱自汗。 盜汗多為陰虛, 自汗多為陽虛。 但小兒汗證往往自汗、盜汗並見, 故在辨別其陰陽屬性時還應考慮其他證候。

本節主要討論小兒無故自汗、盜汗, 至於因溫熱病引起的出汗, 或屬重急病陰竭陽脫、亡陽大汗者均不在此例。

小兒汗證, 多屬西醫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及結核感染, 也常以多汗為主症, 臨證當注意鑒別, 及時明確診斷, 以免貽誤治療。 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 表虛不固者, 常有自汗、盜汗;而小兒汗多, 若未能及時拭幹, 又易於著涼, 造成呼吸道感染發病。

病因病機

汗是人體五液之一, 是由陽氣蒸化津液而來。 如《素問·陰陽別論》所說:“陽加于陰, 謂之汗。 ”心主血, 汗為心之液, 陽為衛氣, 陰為營血, 陰陽平衡, 營衛調和, 則津液內斂。 反之, 若陰陽臟腑氣血失調, 營衛不和, 衛陽不固, 腠理開闔不利,

則汗液外泄。 小兒汗證的發生, 多由體虛所致。 其主要病因為稟賦不足, 調護失宜。

小兒臟腑嬌嫩, 元氣未充, 腠理不密, 所以容易出汗。 若先天稟賦不足, 或後天脾胃失調, 肺氣虛弱, 均可自汗或盜汗。 肺主皮毛, 脾主肌肉, 肺脾氣虛, 表虛不固, 故汗出不止。

營衛為水穀之精氣, 化生血脈, 行於經隧之中為營氣, 其不循經絡而直達肌表, 充實於皮毛分肉之間為衛氣, 故有營行脈中, 衛行脈外之論述。 正常狀態下, 營衛之行不失其常。

若小兒營衛之氣生成不足, 或受疾病影響, 或病後護理不當, 營衛不和, 致營氣不能內守而斂藏, 衛氣不能衛外而固密, 則津液從皮毛外泄, 發為汗證。

氣屬陽, 血屬陰。 小兒血氣嫩弱, 若大病久病之後,

氣血虧損;或先天不足, 後天失養的體弱小兒, 氣陰虛虧。 氣虛不能斂陰, 陰虧虛火內熾, 迫津外泄而為汗。

小兒脾常不足, 若平素飲食甘肥厚膩, 可致積滯內生, 鬱而生熱。 甘能助濕, 肥能生熱, 蘊阻脾胃, 濕熱鬱蒸, 外泄肌表而致汗出。

由此可見, 小兒汗證有虛實之分, 虛證有肺衛不固、營衛失調、氣陰虧損, 實證則為濕熱迫蒸。

臨床診斷

1、小兒在安靜狀態下, 正常環境中, 全身或局部出汗過多, 甚則大汗淋漓。

2、寐則汗出, 醒時汗止者稱盜汗;不分寤寐而出汗者稱自汗。

3、排除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結核感染、風濕熱、傳染病等引起的出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