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注意這六小時是黃金搶救時間

造成急症延誤治療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患者發病後先忍著, 或吃藥緩解, 覺得實在挺不過去了, 才拿起電話呼救, 從而延誤了搶救時機。 另一方面, 醫院急診科雖然是24小時開放, 但CT、X光片、血管造影等檢查科室的對外開放時間是有限的, 特別是當患者夜間到急診救治時, 往往得到的是輸液、服藥等保守中性治療方法, 心梗、腦梗、大出血等急症患者發病後應立即到醫院救治, 另外, CT、血管造影等檢查科室也應該加入到24小時急診服務行列, 讓醫院急診的搶救手段更高級, 從而提高危重病人的成活率。

急症發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據臨床統計, 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都可以採用急診介入微創手術解決梗塞症狀, 但最終做成手術的病人卻只占1%。 因為許多病人往往先忍著, 不願叫救護車或是去醫院, 結果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間———發病後最初的“黃金”6小時。

急診介入治療是指由CT、X光片、血管造影等檢查科室參與的急診搶救, 其最佳搶救時間為患者發病6小時之內, 錯過了這段搶救的黃金時間, 病變的組織或是血管、腦細胞就已壞死, 失去了急診介入治療的意義。 但在發病6小時之內, 就撥打120或是到醫院急診看病的患者比例卻不高, 許多夜間患者出現不適後往往願意挨到天亮後再上醫院。 此時已經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許多患者雖然保住了命, 但卻落下了肢體殘疾或者成了植物人, 也有一些人因此離開了人世。 另外, 一些患者認為費用太高而拒絕接受更詳細的檢查。 據瞭解, 腦血管造影的費用大約為六七千元。

當突發急症後, 正確的急救方法是, 先撥打急救電話求救, 第一時間被送進正規醫院後, 先在30分鐘內接受CT、X光片或血管造影檢查, 以最快的速度查出病根, 然後接受放支架或溶栓手術治療。 這樣可以使患者活下來的可能性增大, 活下來後的生活品質相對較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