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撞擊傷目的辨證論治

辨證應首先辨受傷的部位、輕重、新久、有無眼珠破裂, 以及有無併發症等。 若有眼珠破裂則必須先行手術清創縫合, 再考慮內治。 若無眼珠破裂則以內治為主, 必要時再考慮手術治療。

一、內治

1、撞擊傷絡

主證:胞瞼青紫腫脹, 重墜難睜;或眶內瘀血, 眼珠突出;或白睛溢血, 色似胭脂;或血灌瞳神, 視力障礙;或眼底出血, 視力劇降, 甚則暴盲等。

證候分析:外物傷目, 血絡受損, 血溢絡外, 因所傷部位不同, 故症狀表現不一, 其中以眼內出血為最重;因珠內脈絡幽深細微, 一旦出血, 積於眼內, 血無出路, 不但不易消散,

且可導致其他變證。

治法:止血活血。

方藥:先用生蒲黃東加減, 無繼續出血時, 改用祛瘀東加減。 後方中歸尾、赤芍、桃仁、澤蘭、丹參活血化瘀;川芎、郁金行氣活血;生地、旱蓮草、仙鶴草涼血止血, 以防再度出血。

出血之初, 出血較重而不易止者, 可去生蒲黃湯中的川芎、郁金, 選加藕節、仙鶴草、白茅根、血餘炭、側柏葉等以助止血之功。

無繼續出血時, 若目中瘀血較多者, 尚可在方中加生三七、三棱、莪術、川牛膝、枳殼等行氣破血消瘀之品。 若有化熱傾向, 大便秘結者, 可加人大黃, 既能瀉下攻積, 清熱解毒, 又兼活血祛瘀之功。

2、氣滯血瘀

主證:外傷後自覺視物模糊不清, 甚或視物不見, 或眼脹欲脫, 頭痛如劈, 血灌瞳神, 日久不散, 黑睛泛黃, 眼硬如石,

或晶珠混濁, 或眼底水腫等。 全身可兼見噁心嘔吐等變證。

證候分析:因被物撞擊, 損及眼珠, 雖未見絡傷出血, 但組織受損, 氣血失和, 故見晶珠混濁, 眼底水腫, 視物不清, 甚則失明等;因傷致瘀, 目中玄府閉鬱, 則珠內氣血津液不得流行, 氣滯血郁, 神水瘀滯, 惡血留內, 故眼珠脹硬, 頭痛如劈, 血灌瞳神, 日久難消;氣鬱化火, 肝火犯胃, 胃失和降, 則噁心嘔吐。

治法:行氣活血化瘀。

方藥:血府逐瘀東加減。 若眼底水腫, 可加澤瀉、車前子、茯苓、豬苓等利水消腫;疼痛甚者, 可加乳香、沒藥等以活血止痛;若血灌瞳神, 日久難消, 又出現眼脹頭痛, 眼硬如石等症者, 則可中西醫結合治療。 若晶珠混濁, 則按驚震內障治療。 本病後期酌情用補益肝腎之劑,

以恢復功能, 提高視力。

3、風熱侵襲

主證:黑睛撞擊生翳, 羞明流淚, 眼珠刺痛, 抱輪紅赤, 或白睛混赤, 舌質紅, 苔薄黃, 脈浮數。

證候分析:外物撞目, 眼珠受損, 致衛外失固, 風熱之邪乘隙侵襲, 故見黑睛生翳, 羞明流淚, 抱輪紅赤等。 舌質紅, 苔薄黃, 脈浮數, 為風熱之邪在表之征。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除風益損東加味。 常加紅花、赤芍以增強涼血退赤之力。 還可酌加木賊、蟬蛻、穀精草、密蒙花等疏風清熱、明目退翳之品。 若出現風熱之邪引動肝火, 肝火熾盛之候, 則應清肝瀉火, 選加梔子、石決明、草決明、黃芩、柴胡等清肝瀉火、平肝明目之藥。

二、外治

外治鬚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1、胞瞼出血者, 初傷後急宜冷敷止血, 也可用鮮生地或生大黃粉或白蘿蔔搗爛外敷。

若胞瞼瘀血腫脹甚者, 還可加眼墊後用繃帶加壓包紮以止血。 受傷一至二日後改用熱敷, 或用酒調七厘散外搽, 以促進消腫、止痛、散瘀, 但勿使藥渣進入眼內。 若有顱底骨折, 應臥床休息, 請有關科室會診, 共同處理。

2、血灌瞳神者, 宜雙眼包紮, 半臥位休息, 若眼壓升高者, 可考慮降眼壓治療。

3、黑睛撞擊生翳者, 可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 晚上宜塗抗生素眼膏或加眼墊包紮傷眼24小時, 若變生凝脂翳者, 則參照有關章節處理。

4、晶珠脫于黃仁前, 或脫于黃仁後, 又出現眼脹欲脫, 頭痛難忍者, 應結合手術治療。

5、眼眶內出血, 眼珠突出, 成為物傷睛突者, 則按物傷睛突處理。

三、針灸

若黑睛撞擊生翳, 眼珠刺痛劇烈, 可配合針刺止痛。

取穴:四白、太陽、合穀、承泣、睛明等。

此外, 如合併有眶骨、顱底骨折等情況者, 需請有關科室會診, 共同處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