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部又為神闕穴, 位在任脈, 其旁又有足少陰腎經、沖脈、足陽明胃經通過。 從中醫經絡學角度來看, 臍聯繫全身經絡, 交通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膜, 無處不到。 另外, 臍為先天賦予生命之根蒂, 臍間真息內通於腎, 腎為一身陰陽之總司。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 臍部比其他透皮給藥部位更易於吸收, 生物利用度高, 可作為透皮給藥以及緩釋長效的理想給藥部位。 現介紹幾種常見婦科病的臍療法, 以供參考。
●月經不調取當歸9克, 肉桂、白芍、紅花、乾薑、川芎各6克, 鹿茸3克, 共研細末, 用時取適量加醋調成糊狀,
●崩漏取益智仁、沙苑子各20克, 艾葉30克, 前兩味研為細末, 再用艾葉煎汁後調適量藥粉敷於臍中, 每6小時換藥一次, 5天為一療程。
●痛經取肉桂、茴香(炒)、乾薑、延胡索、靈脂(炒)、沒藥、川芎、當歸、生蒲黃、赤芍各6克, 研為細末, 貯瓶備用。 每次月經來潮前兩天, 先用鹽水清洗肚臍, 再取上藥粉適量, 加醋調成糊狀, 敷於臍中, 以紗布覆蓋, 膠布固定。 2天換藥一次, 連用3次, 5個月為一療程。
●閉經取威靈仙20克, 蜣螂10克, 焙乾後研為細末, 敷貼時取藥粉適量, 加醋調成糊狀, 敷於臍中, 約1小時去藥, 每天2次, 連用至愈, 適用於血瘀型閉經。
●產後盜汗取何首烏適量,
●帶下病取芡實、桑螵蛸各30克, 白芷20克, 研為細末, 加醋調成糊膏狀, 敷於臍中, 以紗布覆蓋, 膠布固定。 每天換藥一次, 10次為一療程, 適用於白帶量多者。
●子宮脫垂取升麻、黃芪、柴胡、黨參各20克, 枳殼25克, 麝香0.6克, 共研細末(麝香另研)。 敷貼時囑患婦平臥床上, 先取麝香末0.15克納入臍孔穴中央, 再將藥粉適量以醋調成糊狀敷於臍部, 以紗布覆蓋, 膠布固定。 2天換藥一次, 10次為一療程。
中藥敷臍操作簡單, 清洗肚臍後平臥, 取配製好的藥末適量, 用生薑汁、黃酒、蜂蜜、醋調和均可, 納入臍孔, 用紗布覆蓋, 透氣膠布固定。 一般保留6-12小時, 最好不超過24小時, 一般可連用2-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