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胰島素的作用

養生之道網導讀:

胰島素的作用是什麼?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正常人自身會分泌, 用來調節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等, 糖尿病患者需要自己注射胰島素補充。 那麼, 胰島素的作用是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瞭解下。

一、胰島素的作用:

1、調節糖代謝

很多人都知道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 但那只是表面現象。 實際上胰島素對糖代謝的調節有五大作用: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內;促進葡萄糖磷酸化;促進葡萄糖氧化分解;促進葡萄糖合成糖原;抵制葡萄糖的異生。

葡萄糖只有進入細胞內才能被利用,

現在認為只有肝細胞膜葡萄糖可以自由通過, 而其他所有細胞特別是占人體65%以上的肌肉和脂肪, 葡萄糖必須借助細胞膜上的運糖載體才能進入細胞內, 而胰島素可以提高運糖載體的數量和轉運速度。

血糖高時, 患者往往感到全身乏力, 這是由於肌肉收縮缺乏能量。 在胰島素的作用下, 餐後血糖的主要去路, 就是經一系列反應後變成糖原儲存起來, 成為可以迅速動用的葡萄糖儲備。

由非糖物質像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乳酸等轉變為糖原的過程叫做糖異生, 異生的糖原在需要時可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迴圈, 補充血糖。 胰島素對糖異生過程中的關鍵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糖尿病患者不吃主食血糖還是很高的原因。

2、調節脂肪代謝

胰島素對脂肪代謝有兩大作用, 一是促進脂肪的合成, 二是抑制脂肪組織釋放脂肪酸。 在脂肪細胞中胰島素可以促進活化的葡萄糖進一步氧化分解, 為合成脂肪酸提供原料。 胰島素還可以抑制脂肪酶的活性, 使脂肪分解速度減慢;促進脂肪組織從血液中攝取葡萄糖和脂肪酸。 酮體是脂肪酸代謝的產物, 正常血液中只有少量酮體在肝臟被迅速利用, 若胰島素不足糖代謝障礙, 就導致脂肪酸分解增多, 大量酮體超過肝臟的處理能力在血液中堆積造成酮血症, 嚴重導致酸中毒。

3、調節蛋白質代謝

胰島素一方面促進細胞對氨基酸的攝取和蛋白質的合成, 一方面抑制蛋白質的分解,

因而有利於生長。 腺垂體生長激素的促蛋白質合成作用, 必須有胰島素的存在才能表現出來。 因此, 對於生長來說, 胰島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二、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受哪些因素影響?

1、血漿葡萄糖濃度:血漿葡萄糖濃度是影響胰島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口服或靜脈注射葡萄糖後, 胰島素釋放呈兩相反應。 早期快速相, 門靜脈血漿中胰島素在2分鐘內即達到最高值, 隨即迅速下降;延遲緩慢相, 10分鐘後血漿胰島素水準又逐漸上升, 一直延續1小時以上。 早期快速相顯示葡萄糖促使儲存的胰島素釋放, 延遲緩慢相顯示胰島素的合成和胰島素原轉變的胰島素。

2、進食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進食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後,

血液中氨基酸濃度升高, 胰島素分泌也增加。 精氨酸、賴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較強的刺激胰島素分泌的作用3、進餐後胃腸道激素增加:進餐後胃腸道激素增加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腸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島素分泌。

4、自主神經功能狀態:迷走神經興奮時促進胰島素分泌;交感神經興奮時則抑制胰島素分泌。

三、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會有哪些反應?

1、胰島素過敏反應:局部反應有注射部位紅、腫、熱反應, 甚至形成結節。 多發生在開始注射的頭幾周, 以後消失。 少數的過敏有蕁麻疹, 甚至休克。

2、低血糖反應:常見於胰島素過量、注射胰島素後未按時進餐或活動量過大所致。 過量胰島素治療出現低血糖後,

又迅速出現代償性高血糖成為索莫基現象。 這種現象掩飾了臨床嚴重的低血糖, 而造成治療錯誤。 另一方面夜間低血糖後致晨間代償性高血糖, 還需與黎明現象鑒別, 治療顯然不同。

3、屈光變化:注射胰島素早期有時出現一過性的雙眼老視, 視力模糊, 可能是晶體和眼組織中滲透壓改變的結果。 糖尿病有效控制後, 可自行調整恢復。 因此, 糖尿病病人一般在控制後方可驗光配鏡。 雖然胰島素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在胰島素的應用中會出現很多不良反應, 應當積極的預防胰島素的不良反應。 胰島素常見的不良反應有低血糖反應、胰島素過敏反應、屈光變化、胰島素水腫、胰島素抵抗及胰島素性脂肪營養不良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