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寒冷天 慎防身體“出血”高峰期

冬季氣候寒冷乾燥, 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如上感、支氣管炎、哮喘等, 亦易患胃病、胃出血、腦出血或腦血栓、心絞痛以及某些冬季傳染病, 冬季也是耳鼻喉科疾病的高發季節。 耳凍傷、鼻出血、急性會厭炎等就診的患者比平時增加了很多, 因此冬季做好保健預防很重要。

鼻出血

冬季氣候異常乾燥, 空氣流通不好, 導致室內乾燥、悶熱, 這樣就易引發鼻出血。 另外, 冬季還是鼻炎、流感的高發期, 因過敏導致的過敏性鼻炎或流感引起的發燒等原因, 也容易誘發鼻出血。

預防:每天堅持用冷水洗鼻子數次, 以增強鼻黏膜的濕潤度,

避免鼻出血發生。 除了傳統用加濕器外, 飲食宜清淡, 應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辛辣刺激之物, 以免助熱生火而誘發鼻出血。

急性

會厭炎

冬季和早春高發。 起病急驟, 發熱畏寒, 體溫可高達39℃, 病人講話含糊不清, 猶如口中含物, 咽喉灼痛, 吞咽不利、疼痛伴流涎。 成人、兒童均可發病, 近年來成人患者有增加趨勢, 應引起重視。

預防:注意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應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 避免高聲喊叫, 長時間講話後不要馬上吃冷飲, 應多飲水, 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戒煙酒,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保持口腔衛生。

耳凍傷

耳朵突出在頭部兩側, 皮膚很薄, 皮下組織較少, 與耳廓軟骨連接比較緊密, 由於缺少皮下脂肪的保護, 而且耳廓的血管表淺,
遇到寒冷刺激時, 血管收縮易發生缺血、缺氧, 發生耳廓凍傷。

預防:天冷時, 應戴帽子或戴耳罩, 以加強對耳朵的保護。 可用手輕輕按摩耳廓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養生保健內容廣博、包羅萬象, 如果僅僅簡單地認為養生保健只是加強運動和飲食調理, 未免過於片面。 事實上, 調養精神也是養生的一部分。 冬季是補養身體的好時節, 在注意飲食和運動的同時加強精神心理的調節, 對於身心健康有著非常巨大的作用!

冬藏不只是藏營養

更要“藏神”

祖國醫學強調神藏於內, 《黃帝內經》裡說:“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躁則消之, 靜則神藏。 ”儒家創始人孔子也早就提出:“仁者壽, 大德必得其壽。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 人在入靜後,

生命活動中樞又恢復到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狀態, 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 社會調查發現, 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 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 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 社會實踐證實, 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 多練氣功, 可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 減少疾病的發生, 有益身心健康。

冬季如何“藏神”

《黃帝內經》認為:“怒則氣上, 喜則氣緩, 悲則氣消, 思則氣結, 驚則氣亂, 恐則氣下。 ”這裡的氣上、氣下、氣結、氣緩、氣亂、氣消, 均為人體氣機失常, 而氣機失常將導致人體生命活動的受損, 倘若能減少私心、欲望, 從實際情況出發, 節制對私欲和名利的奢望, 則可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 使人變得心地但然,

心情舒暢, 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此外, 藏神還要能調攝不良情緒。 人生活在世界上, 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 使你不高興的事, 甚至是悲歡、憤怒、興高采烈。 那麼, 應該怎樣辦呢?這就要學會調攝情緒, 寵辱不驚。 如遇事節怒, 寵辱不驚, 都是節制法在周攝情緒中的運用。 此外, 亦可採取疏泄法:就是把積聚、抑鬱在心中的不良情緒, 通過適當的方式宣達, 發洩出去, 以儘快恢復心理平衡。

冬季還需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

所謂季節性情感失調症, 是指一些人在冬季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 並且年復一年地出現, 這種情況多見於青年, 尤其是女性。 那麼應該如何怎樣預防呢?

措施之一:延長光照時間。 因為冬季光照時間短,

是情緒抑鬱的重要原因。 研究發現, 當黑夜來臨時, 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 它能影響人的情緒, 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

措施之二: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以及富含維生素B1、B2的豆類、乳類、花生、動物內臟等, 原因是若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缺乏, 可影響大腦的功能和情緒。

措施之三:加強體育鍛煉。 因為通過體育鍛煉能調整肌體的植物神經功能, 使過度興奮的交感神經得以抑制, 減輕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激怒、焦慮、抑鬱等狀態。

冬季氣候乾燥, 兒童往往因為貪玩, 喝水少, 導致出現口角乾裂, 這種現象稱為“口角炎”。 口角炎一旦發生, 疼痛不適容易導致孩子心情煩躁, 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進食、休息, 甚至睡眠,如不注意衛生,更可能導致局部感染。因此,應予以一定的重視,及時採取措施。

中醫認為

陰虛

燥熱是口角炎的原因

秋冬時節,乾燥寒冷為其“主氣”,很多人在冬季都會發生皮膚乾燥龜裂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乾燥之氣傷陰所致。中醫講究“陰陽平衡”,乾燥傷陰,陰液不足導致陽氣太旺,陽氣過盛有可能進一步耗傷陰液,從而導致“陰虛陽亢”的惡性循環,進一步加重皮膚乾燥狀況。

中醫中藥治療口角炎

滋陰

最關鍵

既然皮膚乾燥、口角炎的發病原因在於“陰虛陽亢”,那麼治療的根本就在於“滋陰”!

滋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性美容養顏,但其實滋陰只是中醫的一種治療方式,並不僅僅只是局限在女性美容方面。事實上,只要是陰氣不足導致的陽氣過旺的疾病,比如燥熱之氣所致的咽喉炎、便秘、異常發熱等,都可以採用滋陰的辦法,這也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

至於藥物的選擇,百合、銀耳、芝麻、核桃、甘蔗、牛奶、蜂蜜均為滋陰潤燥之佳品,可以多吃。而辛辣油炸等“助陽”的食物則少吃為妙。

皮膚外治注意

1、注意面部皮膚保健,保持口唇清潔衛生。

如口唇發幹,可以塗少許甘油、油膏或食用油等,防止皮膚乾裂。同時家長要特別注意,教育兒童“爛嘴角”時不要用舌頭去舔。唾液中的鈉氯、澱粉酶、溶菌酶等在嘴角處殘留,極易導致局部乾燥,從而發生糜爛。

2、一旦患了口角炎,可服複合維生素B,局部可塗用硼砂末加蜂蜜調勻製成的藥糊,用冰硼散或青黛散局部塗抹也有效。若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用5%克黴軟膏外搽,數天后即可痊癒。

一、冬天戴圍巾,別捂嘴

在寒冷的冬季,不論是年過花甲的老人還是兒童、年輕的小夥還是漂亮的姑娘,出門圍上一條圍巾,既有防風禦寒之效,又能增添美的風采。在戴圍巾時,不要採用連脖子帶嘴一塊捂的方法,看似保暖,實則于健康不利。因為圍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紡毛線織成,纖維極易脫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塵、病菌,而且不常洗滌,所以在圍巾接觸人的口鼻時,脫落的纖維、灰塵、病菌很容易隨呼吸進入體內,使人易患呼吸道疾病。

二、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襖

寒冬,人們穿上了厚厚的服裝,熱量就主要從頭、手等暴露部位散失。據測試,處於靜止狀態下不戴帽的人,從其頭部散失的熱量是很多的。在環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的總散熱量的30%,4℃時占60%,零下15℃時占75由此可見,頭部的保暖與人體的熱平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正如俗話所說:“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襖。”

冬季戴帽應特別注重帽子能護住耳朵,兒童更應注意隨時戴帽子。

三、18℃,理想溫度

冬天,外界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一般保持16℃~20℃較適合,以18℃為最理想。

若室內溫度過高,會使人感到悶熱心煩,令人頭昏腦脹,萎靡不振。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口乾舌燥,眼睛乾澀,久之會打破人體的生理平衡,引起生理變化,引起疾病。尤其是北方冬天用火爐燒煤取暖的房間,溫度過高時,特別容易引起外感風寒。

若室內溫度過低,會使人體散熱過快,大大消耗人體的熱能,常常令人感到寒冷、縮手縮腳,身體虛弱者會引起寒戰,胃腸虛弱者,會引起腹脹、胃腸痛等。

四、45%~60%RH,健康濕度

冬季室內的濕度也要適宜,45%RH~60%RH被稱為“健康濕度”。

室內濕度過高,人體散熱就比較困難。當室內溫度過高時,就會令人憋悶難耐;室內溫度低時,濕度高於’80%RH,會使人體散熱過快,增加寒冷感。

室內濕度過低,空氣乾燥,人的呼吸道乾澀難受,會造成口乾舌燥、咽喉疼痛。一般北方地區冬季降水量少,風大,氣候乾燥,室內濕度也較低。特別是冬天燒爐子、暖氣取暖,室內空氣更是乾燥,常常需在爐子上放置水壺,讓壺內的水蒸騰,向室內排放蒸氣,或向地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為了更好地控制空氣濕度,可選用加濕器。

五、天氣寒,腳要暖

俗話說“寒從腳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再加上腳的表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溫性較差,因此,腳的皮溫最低,趾尖溫度有時只有25℃。

中醫學認為,足部受寒邪,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胃脘痛、腹瀉、行經不調、月經不調、陽痿、腰腿痛等病症。腳部受涼還會使抗病能力下降,從而引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寒冬時必須重視對腳的保健。

冬季鞋襪的尺寸要稍大些,腳與鞋之間應有空隙,就是利用空氣的隔熱作用,增強保暖性。鞋底要適當厚,因為鞋底厚則鞋的防寒性能好。在冰天雪地裡工作的人,應穿帶毛的高腰皮鞋或長筒皮靴。

常生凍瘡的人應及早穿棉鞋;有腳汗的人宜選用透性較好的棉鞋和棉線襪,當襪子和鞋墊汗濕後,要及時烤幹,棉鞋內也應常烘曬。

六、營造理想“衣服氣候”

所謂“衣服氣候”,是指穿的衣服表面溫度大約在零攝氏度左右,而衣服裡層與皮膚間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2℃~33℃,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在人體周圍創造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區,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使人體維持恒定的溫度。

營造理想“衣服氣候”的具體措施是:老年人生理機能下降,皮膚老化,血管收縮減弱,加上代謝水準低,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青年人代謝能力強,自身調節能力比較健全,對寒冷的刺激,皮膚血管能進行較大程度的收縮來減少體熱的散失,因此,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則不同,其身體較稚嫩,體溫調節能力低,應注意保暖,但嬰幼兒代謝旺盛,也不可捂得過厚,以免出汗過多影響健康,所以衣服要勤加減。

養生保健內容廣博、包羅萬象,如果僅僅簡單地認為養生保健只是加強運動和飲食調理,未免過於片面。事實上,調養精神也是養生的一部分。冬季是補養身體的好時節,在注意飲食和運動的同時加強精神心理的調節,對於身心健康有著非常巨大的作用!

冬藏不只是藏營養

更要“藏神”

祖國醫學強調神藏於內,《黃帝內經》裡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躁則消之,靜則神藏。”儒家創始人孔子也早就提出:“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又恢復到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社會實踐證實,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多練氣功,可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有益身心健康。

冬季如何“藏神”

《黃帝內經》認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思則氣結,驚則氣亂,恐則氣下。”這裡的氣上、氣下、氣結、氣緩、氣亂、氣消,均為人體氣機失常,而氣機失常將導致人體生命活動的受損,倘若能減少私心、欲望,從實際情況出發,節制對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則可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使人變得心地但然,心情舒暢,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此外,藏神還要能調攝不良情緒。人生活在世界上,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使你不高興的事,甚至是悲歡、憤怒、興高采烈。那麼,應該怎樣辦呢?這就要學會調攝情緒,寵辱不驚。如遇事節怒,寵辱不驚,都是節制法在周攝情緒中的運用。此外,亦可採取疏泄法:就是把積聚、抑鬱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宣達,發洩出去,以儘快恢復心理平衡。

冬季還需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

所謂季節性情感失調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並且年復一年地出現,這種情況多見於青年,尤其是女性。那麼應該如何怎樣預防呢?

措施之一:

延長光照時間。因為冬季光照時間短,是情緒抑鬱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當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它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

措施之二:

加強體育鍛煉。因為通過體育鍛煉能調整肌體的植物神經功能,使過度興奮的交感神經得以抑制,減輕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激怒、焦慮、抑鬱等狀態。

措施之三: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維生素B1、B2的豆類、乳類、花生、動物內臟等,原因是若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缺乏,可影響大腦的功能和情緒。

冬至後,天氣越來越冷,此時更應要注重防寒保暖。中醫養生專家表示,冬季科學保暖應要做好五件事。

一、到室外應頭戴帽。

冬季頭部露在外面,易受寒邪侵襲,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等。因此,戴帽子非常重要,並好還能將耳朵捂住。

二、保暖從腿開始。

寒都始於腳,腳一旦受寒,會引起感冒或腰痛等不良症狀,因些冬季腳部保暖特別重要。穿合適的鞋襪、按摩、足浴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穿衣不宜太緊,戴圍巾別捂嘴。

衣物太緊會影響血液迴圈,不利於保暖。圍巾當口罩用對健康很不利,還易引起發呼吸道疾病。

四、室內溫差不宜過大。

寒冷的冬季,天氣乾燥,室內外溫差過大,進出的時候易受涼。冬季室溫應在18℃為最佳。還可在室內放一盆水以增加濕度。

五、門窗不應太封閉。

冬季室內應要經常通風換氣,以保證室內的污染空氣排出,保證空氣的清新與氧氣充分。

甚至睡眠,如不注意衛生,更可能導致局部感染。因此,應予以一定的重視,及時採取措施。

中醫認為

陰虛

燥熱是口角炎的原因

秋冬時節,乾燥寒冷為其“主氣”,很多人在冬季都會發生皮膚乾燥龜裂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乾燥之氣傷陰所致。中醫講究“陰陽平衡”,乾燥傷陰,陰液不足導致陽氣太旺,陽氣過盛有可能進一步耗傷陰液,從而導致“陰虛陽亢”的惡性循環,進一步加重皮膚乾燥狀況。

中醫中藥治療口角炎

滋陰

最關鍵

既然皮膚乾燥、口角炎的發病原因在於“陰虛陽亢”,那麼治療的根本就在於“滋陰”!

滋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性美容養顏,但其實滋陰只是中醫的一種治療方式,並不僅僅只是局限在女性美容方面。事實上,只要是陰氣不足導致的陽氣過旺的疾病,比如燥熱之氣所致的咽喉炎、便秘、異常發熱等,都可以採用滋陰的辦法,這也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

至於藥物的選擇,百合、銀耳、芝麻、核桃、甘蔗、牛奶、蜂蜜均為滋陰潤燥之佳品,可以多吃。而辛辣油炸等“助陽”的食物則少吃為妙。

皮膚外治注意

1、注意面部皮膚保健,保持口唇清潔衛生。

如口唇發幹,可以塗少許甘油、油膏或食用油等,防止皮膚乾裂。同時家長要特別注意,教育兒童“爛嘴角”時不要用舌頭去舔。唾液中的鈉氯、澱粉酶、溶菌酶等在嘴角處殘留,極易導致局部乾燥,從而發生糜爛。

2、一旦患了口角炎,可服複合維生素B,局部可塗用硼砂末加蜂蜜調勻製成的藥糊,用冰硼散或青黛散局部塗抹也有效。若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可用5%克黴軟膏外搽,數天后即可痊癒。

一、冬天戴圍巾,別捂嘴

在寒冷的冬季,不論是年過花甲的老人還是兒童、年輕的小夥還是漂亮的姑娘,出門圍上一條圍巾,既有防風禦寒之效,又能增添美的風采。在戴圍巾時,不要採用連脖子帶嘴一塊捂的方法,看似保暖,實則于健康不利。因為圍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紡毛線織成,纖維極易脫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塵、病菌,而且不常洗滌,所以在圍巾接觸人的口鼻時,脫落的纖維、灰塵、病菌很容易隨呼吸進入體內,使人易患呼吸道疾病。

二、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襖

寒冬,人們穿上了厚厚的服裝,熱量就主要從頭、手等暴露部位散失。據測試,處於靜止狀態下不戴帽的人,從其頭部散失的熱量是很多的。在環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的總散熱量的30%,4℃時占60%,零下15℃時占75由此可見,頭部的保暖與人體的熱平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正如俗話所說:“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襖。”

冬季戴帽應特別注重帽子能護住耳朵,兒童更應注意隨時戴帽子。

三、18℃,理想溫度

冬天,外界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室內一般保持16℃~20℃較適合,以18℃為最理想。

若室內溫度過高,會使人感到悶熱心煩,令人頭昏腦脹,萎靡不振。時間長了,還會引起口乾舌燥,眼睛乾澀,久之會打破人體的生理平衡,引起生理變化,引起疾病。尤其是北方冬天用火爐燒煤取暖的房間,溫度過高時,特別容易引起外感風寒。

若室內溫度過低,會使人體散熱過快,大大消耗人體的熱能,常常令人感到寒冷、縮手縮腳,身體虛弱者會引起寒戰,胃腸虛弱者,會引起腹脹、胃腸痛等。

四、45%~60%RH,健康濕度

冬季室內的濕度也要適宜,45%RH~60%RH被稱為“健康濕度”。

室內濕度過高,人體散熱就比較困難。當室內溫度過高時,就會令人憋悶難耐;室內溫度低時,濕度高於’80%RH,會使人體散熱過快,增加寒冷感。

室內濕度過低,空氣乾燥,人的呼吸道乾澀難受,會造成口乾舌燥、咽喉疼痛。一般北方地區冬季降水量少,風大,氣候乾燥,室內濕度也較低。特別是冬天燒爐子、暖氣取暖,室內空氣更是乾燥,常常需在爐子上放置水壺,讓壺內的水蒸騰,向室內排放蒸氣,或向地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為了更好地控制空氣濕度,可選用加濕器。

五、天氣寒,腳要暖

俗話說“寒從腳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再加上腳的表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溫性較差,因此,腳的皮溫最低,趾尖溫度有時只有25℃。

中醫學認為,足部受寒邪,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胃脘痛、腹瀉、行經不調、月經不調、陽痿、腰腿痛等病症。腳部受涼還會使抗病能力下降,從而引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寒冬時必須重視對腳的保健。

冬季鞋襪的尺寸要稍大些,腳與鞋之間應有空隙,就是利用空氣的隔熱作用,增強保暖性。鞋底要適當厚,因為鞋底厚則鞋的防寒性能好。在冰天雪地裡工作的人,應穿帶毛的高腰皮鞋或長筒皮靴。

常生凍瘡的人應及早穿棉鞋;有腳汗的人宜選用透性較好的棉鞋和棉線襪,當襪子和鞋墊汗濕後,要及時烤幹,棉鞋內也應常烘曬。

六、營造理想“衣服氣候”

所謂“衣服氣候”,是指穿的衣服表面溫度大約在零攝氏度左右,而衣服裡層與皮膚間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2℃~33℃,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在人體周圍創造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區,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使人體維持恒定的溫度。

營造理想“衣服氣候”的具體措施是:老年人生理機能下降,皮膚老化,血管收縮減弱,加上代謝水準低,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青年人代謝能力強,自身調節能力比較健全,對寒冷的刺激,皮膚血管能進行較大程度的收縮來減少體熱的散失,因此,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則不同,其身體較稚嫩,體溫調節能力低,應注意保暖,但嬰幼兒代謝旺盛,也不可捂得過厚,以免出汗過多影響健康,所以衣服要勤加減。

養生保健內容廣博、包羅萬象,如果僅僅簡單地認為養生保健只是加強運動和飲食調理,未免過於片面。事實上,調養精神也是養生的一部分。冬季是補養身體的好時節,在注意飲食和運動的同時加強精神心理的調節,對於身心健康有著非常巨大的作用!

冬藏不只是藏營養

更要“藏神”

祖國醫學強調神藏於內,《黃帝內經》裡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躁則消之,靜則神藏。”儒家創始人孔子也早就提出:“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人在入靜後,生命活動中樞又恢復到兒童時代的大腦電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生化指標得到了逆轉。社會調查發現,凡經過重大精神挫折、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增加。社會實踐證實,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多練氣功,可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有益身心健康。

冬季如何“藏神”

《黃帝內經》認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思則氣結,驚則氣亂,恐則氣下。”這裡的氣上、氣下、氣結、氣緩、氣亂、氣消,均為人體氣機失常,而氣機失常將導致人體生命活動的受損,倘若能減少私心、欲望,從實際情況出發,節制對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則可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使人變得心地但然,心情舒暢,從而促進身心健康。

此外,藏神還要能調攝不良情緒。人生活在世界上,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使你不高興的事,甚至是悲歡、憤怒、興高采烈。那麼,應該怎樣辦呢?這就要學會調攝情緒,寵辱不驚。如遇事節怒,寵辱不驚,都是節制法在周攝情緒中的運用。此外,亦可採取疏泄法:就是把積聚、抑鬱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宣達,發洩出去,以儘快恢復心理平衡。

冬季還需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

所謂季節性情感失調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並且年復一年地出現,這種情況多見於青年,尤其是女性。那麼應該如何怎樣預防呢?

措施之一:

延長光照時間。因為冬季光照時間短,是情緒抑鬱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當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它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

措施之二:

加強體育鍛煉。因為通過體育鍛煉能調整肌體的植物神經功能,使過度興奮的交感神經得以抑制,減輕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激怒、焦慮、抑鬱等狀態。

措施之三: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維生素B1、B2的豆類、乳類、花生、動物內臟等,原因是若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缺乏,可影響大腦的功能和情緒。

冬至後,天氣越來越冷,此時更應要注重防寒保暖。中醫養生專家表示,冬季科學保暖應要做好五件事。

一、到室外應頭戴帽。

冬季頭部露在外面,易受寒邪侵襲,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等。因此,戴帽子非常重要,並好還能將耳朵捂住。

二、保暖從腿開始。

寒都始於腳,腳一旦受寒,會引起感冒或腰痛等不良症狀,因些冬季腳部保暖特別重要。穿合適的鞋襪、按摩、足浴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穿衣不宜太緊,戴圍巾別捂嘴。

衣物太緊會影響血液迴圈,不利於保暖。圍巾當口罩用對健康很不利,還易引起發呼吸道疾病。

四、室內溫差不宜過大。

寒冷的冬季,天氣乾燥,室內外溫差過大,進出的時候易受涼。冬季室溫應在18℃為最佳。還可在室內放一盆水以增加濕度。

五、門窗不應太封閉。

冬季室內應要經常通風換氣,以保證室內的污染空氣排出,保證空氣的清新與氧氣充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