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鼠咬熱的疾病體征

小螺菌鼠咬熱的潛伏期為4~28d, 一般均超過10d, 原己癒合的傷口發生紫色腫脹以至壞死, 成為硬結下疳樣潰瘍;上覆焦痂, 局部淋巴管及淋巴結腫脹壓痛。 患者有寒戰、高熱及毒血症症狀。 熱呈弛張型, 持續3~5d急驟下降, 間隔3-10d後重新出現, 如此回歸發作3-5次或更多。 常有皮疹, 為紫紅色斑丘疹或結節, 多見於下肢和軀幹。 病程可遷延2~3d, 甚至1年以上。

念珠狀鏈桿菌鼠咬熱的潛伏期為1~22d, 多數為3~7d。 急起發熱, 伴全身肌骨酸痛。 70%~80%病人于病程第1-3d出現斑丘疹, 呈離心分佈, 偶為淤點或成膿皰。 多關節炎為本病的特徵, 以大關節為多,

重者紅腫積液, 輕者僅感疼痛。 咬傷處無硬結或潰瘍, 局部淋巴結不腫大, 病程2周左右。

小螺菌型的確診主要依據在各種檢材(血液、傷口滲出液、淋巴結穿刺液、皮疹漿液等)的塗片或暗視野映光檢查中找到病菌;也可用以上檢材接種於小鼠、豚鼠的皮下或腹腔內, 5~15d取血或腹腔液作上述檢查, 更易找到小螺菌。 對念珠狀鏈桿菌型患者, 可取急性期血、膿、關節滑囊液作培養和小鼠腹腔內接種, 以找尋病原菌;小鼠1~2d內死亡, 采鼠血作培養可獲較高檢出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