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肺結核如何檢查 家長多不知它的危害

小兒肺結核這種疾病一直困擾著很多家長, 因為小兒肺結核給小兒造成的傷害是極大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趁自己還沒有得病, 就瞭解一下該怎麼正確的治療, 這樣才能讓身體健康得到一個好的保障。 不過, 在治療之前必須先檢查, 確診之後才能對症醫治。 那麼, 小兒肺結核的檢查都有哪些知識呢?

小兒肺結核的檢查

病史除現病史既往史和BCG接種史外, 應特別注意家庭病史。 肯定的結核病接觸史對診斷頗有幫助, 又應注意發病前急性傳染病史, 特別是麻疹百日咳等常為導致結核發病的誘因。

此外需詢問過去有無結核過敏, 表現如結節性紅斑皰疹性結膜炎和結核菌素陽性反應等。

臨床症狀兒童患者主要表現為低熱和結核中毒症狀呼吸系統症狀, 多不明顯如出現咳嗽多痰咯血或呼吸困難等, 多為病情已經嚴重的表現。

體格檢查肺部物理征不明顯與肺內病變不成比例, 只有在病灶範圍廣泛彌漫或有空洞時才有相應的體征。 淺表淋巴結輕度或中等度腫大肝脾可輕度腫大, 此外應注意有無高度過敏表現, 如結節性紅斑泡疹性結膜炎和瘰鬁性面容等。

X線檢查X線檢查能指出結核病的範圍性質類型和病灶活動或進展情況。 重複檢查可以有助於結核與非結核疾患的鑒別, 也可以作為治療過程中療效的判斷指標。

初染病灶往往因範圍較小吸收較快而不容易發現, 且易被肋骨胸骨心臟等陰影所遮蓋。 初染病灶癒合後多遺留有鈣化點側位或斜位攝片及斷層攝片, 可以確定病灶或淋巴結的正確位置和範圍, 證實空洞的有無和支氣管有無受壓狹窄等。 在診斷肺門附近的病灶時, 如發現圓形點狀陰影應與正常的支氣管或血管橫斷影像, 鑒別如發現縱隔旁三角形或半圓形陰影應與腫大的胸腺影辨別。

結核桿菌素試驗(結素試驗)受結核桿菌感染後4~8周, 身體對於結核蛋白產生過敏狀態此時如作結核桿菌素試驗(結核桿菌素包括舊結核桿菌素OT和提純蛋白物質PPD)。 局部可發生反應表示受試者已受結核菌感染現已知,

結素反應屬於變態反應第Ⅳ型或稱遲髮型變態反應。

小兒結核病的危害

1、重症感染多見

患肺結核排菌的母親, 若用力咳嗽或打噴嚏, 可造成啼哭的嬰兒吸入肺內大量結核菌。 因嬰兒對結核感染無特異免疫力, 可引起重症感染, 表現出發病急、進展快、預後差。

2、對結核菌高度敏感性

患兒組織和器官對結核菌高敏性, 肺內可表現為原發病灶的周圍炎, 肺外表現除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外, 還可表現為多發性漿膜炎、一過性多發性關節炎、皰疹性角膜結膜炎和結節性紅斑。

3、淋巴系統廣泛波及

在肺原發病灶形成過程中, 結核菌可沿淋巴管抵達肺門和縱隔淋巴系統, 尤其頸部淋巴結腫大最多見。 腫大淋巴結還可產生壓迫症狀,

內部乾酪樣壞死, 甚至穿破支氣管, 產生支氣管播散, 並成為慢性結核中毒症和結核複燃的根源。

4、全身播散傾向

小兒結核感染6周後容易發生淋巴源性和血源性播散。 早期少量結核菌先進入小迴圈, 可僅限於肺臟, 然後通過肺進入大循環播散到全身各臟器組織, 故粟粒型肺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等肺外結核常見於嬰幼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