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陽起石怎麼吃有價值
三、陽起石的禁忌
陽起石功效與作用
1、陽起石有消腫功效
陽起石下焦虛寒者宜用之,然亦非久服之物。 張子和《儒門事親》雲:喉痹急速,相火之病也,相火龍火也,宜以火逐之。 一男子病纏喉風腫,表裡皆作,藥不能下,以涼藥灌入鼻中,下十餘行,外以陽起石燒赤,伏龍肝等分,研極細末,日以新汲水調掃百遍,三日熱始退,腫始消。 此亦從治之道也。 《綱目》 。
2、陽起石有助陽功效
陽起石能助人陽氣,主男子下虛陽衰乏。 《醫學入門》 ,陽起石補命門不足。 (王好古)。 陽起石治陰痿、陰汗:陽起石(煆,為末),每服二錢,鹽酒下(《普濟方》) 。
3、陽起石有治寒功效
陽起石散諸熱腫。 《綱目》 陽起石治元氣虛寒,精滑不禁,大府溏泄,手足厥冷:陽起石(煆,研令極細)、鐘乳粉各等分。 共為細末,酒煮附子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濟生方》白丸)陽起石又主消水腫者,蓋指真火歸元,則能暖下焦薰蒸糟粕,化精微,助脾土以制水也《別錄》。
4、陽起石有補腎功效
陽起石補腎氣精乏,腰疼膝冷,濕痹,能暖女子子宮久冷,冷症寒瘕,止月水不定。 《藥性論》 。 陽起石治帶下,溫疫,冷氣,補五勞七傷《日華子本草》。 陽起石主崩中漏下,破子髒中血,症瘕結氣,寒熱腹痛,陰痿不起,補不足《本經》。 陽起石補助陽氣,並除積寒宿血留滯下焦之聖藥,故能主崩中漏下,及破子髒中血症瘕結氣,寒熱腹痛,及男子莖頭寒,陰痿不起,陰下濕癢。
陽起石怎麼吃有價值
1、陽起石巴戟天湯有價值
功效:主治陽痿。 材料:陽起石30g,巴戟天、葫蘆巴、山茱萸各10g,淫羊霍、首烏各15g,仙茅6g,肉蓯蓉12g,菟絲子、枸杞子、五昧子各10g,羊睾丸l對。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15日為l療程。
2、陽起石牛腎粥有價值
功效:溫補命門,壯陽補腎。 主治:陽虛宮冷型月經不調;症見月經提前或推遲7日以上,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無華,下腹或腰部冷痛,得溫痛減,大便溏瀉,小便清長。 材料:牛腎1個,粳米100克,陽起石200克,鹽、蔥白、味精、胡椒各適量。 做法:將牛腎洗淨,剖為2片,去掉腎中自膜筋,細切備用;蔥切細末。
3、陽起石羊腎粥有價值
功效:羊腎補氣,益腎;陽起石性溫,味成,入腎經,有溫補命門的功效。 與粳米等合用,具有產益肝壯陽的功效。 陰虛內熱者,不宜服用。 材料:大米100克,羊腎1個,陽起石30克、調料蔥花,薑末,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羊腎洗淨,剖開,去除筋膜及腰燥,切成小丁;陽起石放入鍋中,加入煎煮取汁;大米淘洗乾淨備用。 坐鍋點火,加入適量清水,先下入大米,藥汁,旺火燒沸後轉小火煮至粥將成,再加入精鹽,蔥花,薑末調好口味,即可出鍋食用。
陽起石的禁忌
1、陽起石陰虛火旺者忌用
陰虛火旺者忌陽起石,陽萎屬於失志,以致火氣閉密不得發越而然,及崩中帶下由於火盛而非虛寒者,並不得服陽起石。 《本草經疏》
2、陽起石營虛血熱者忌用
營虛血熱者不宜服陽起石。 《本草匯言》。 桑螵蛸為之使。 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皮。 陽起石畏菟絲《本草經集注》。
3、陽起石忌羊血
陽起石惡石葵。 陽起石忌羊血。 《藥性論》 本品只宜暫服,不宜長用。 陰虛火旺者勿服。
4.陽起石不宜多用
臨床觀察陽起石品種有陽起石和陽起石石棉兩種。 短期使用沒有明顯副作用。 石棉為致癌物質。 中藥材在採購時並不嚴格,兩種品種常混在一起。 因此在臨床使用時,不宜多用久用,更不宜研末製成丸、散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