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健身隊伍中來。 但是, 運動中要注意避免以下6個不良的習慣, 不要為了“耍酷”, 造成運動傷害。 很多人鍛煉都不得法, 其實堅持合理運動和合理的生活作息習慣, 加上正常的飲食搭配, 都能更健美的。
選擇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項目。 青年人一般喜歡激烈對抗、動作幅度大的運動, 或是追求新、奇、怪的運動, 如壁球、滑板、花式單車等。 這些項目不適合老人。
1.沒有合適的運動裝備。
跑要穿慢跑鞋, 打網球要穿網球鞋, 打籃球最好穿籃球鞋。 專業籃球鞋和普通的運動鞋相比, 鞋底較厚, 鞋幫較高,
2.運動時佩戴首飾。
很多人模仿體育明星戴著首飾運動, 其實是有危險的。 法國研究人員指出, 手指受傷後, 會發生腫脹, 使得戒指取不下來, 醫生為了救治患者甚至不得不切除手指。
3.不檢查場地、器械就開始鍛煉。
很多人運動前關心球拍和球, 而不太注意運動場地和器械。 社區內的健身器, 常有年久失修、殘破缺損的情況, 如果不加注意, 會發生碰傷、擦傷、砸傷等意外。
4.運動前不注意熱身。
運動前5分鐘的慢跑或活動, 能夠有效地調動全身的關節、骨骼、肌肉。 比如滑雪, 之前沒有做好熱身, 在四肢關節僵硬的情況下急於開始, 致使很多人摔傷了膝關節和踝關節。
5.運動時精力不集中。
一些健身房的健身器、跑步機配有音樂、電視等,
6.運動中不飲水, 運動後一次喝個夠。
有的健身者運動中玩得興高采烈, 汗流浹背也顧不上喝水, 等到運動結束時才感覺到口渴, 於是猛灌一氣。 這個習慣非常不好。 感到口渴時, 一次大量飲水, 可能會導致低滲性脫水, 俗稱“水中毒”。 正確的做法是, 運動前、中、後少量多次飲水。
小編提示:長時間運動之前、中、後, 皆須有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的補充。 在你好常飲食中注意攝取足夠的礦物質(如鈣、鎂)和電解質(如鉀、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