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式太極拳 簡述陳式太極拳初學的基本步驟

陳式太極拳, 是太極拳中的傳統流派, 其發展至今對於後人具有重大的作用, 陳式太極拳在技擊與健身領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所以現在學習的人非常多, 那麼對於初學陳式太極拳的人來說, 需要掌握哪些步驟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做相關的介紹。

一、拳架要點

陳式太極拳博大精深, 想要學好它, 我們第一步自然要從拳架開始學起。

立身中正是第一要緊的事, 應當貫穿太極拳練習的始終。 要注意的是, 這並不意味著不能做彎腰, 旋轉等動作。 它是指做到支撐八面, 體現太極拳沉穩從容的氣度。

這一點可以在推手中得到檢驗, 只有保持立身中正, 才能使自己處於以不變應萬變的主動地位, 才能從容應付對方的各種勁道, 不至於手忙腳亂。

此外, 立身中正可以給人以不一樣的精神風貌, 使人看起來更加精神。

具體到身體各部位的要求如下:

1、頭頂正, 不可以歪脖, 不要仰臉, 也不可勾頭。 目光平視, 下頜微向裡收, 這樣就比較容易做到虛領頂勁。

2、 注意含胸, 這有助於背部的脊柱放長。 臀部下斂(但不是指重心下墜), 不可突出臀部, 有助於尾閭中正。 於是, 相應於頭部, 就有了上下對拔之意。

3、四肢自然舒展放長, 注意不可完全伸直, 應該讓關節保持適當彎曲。 手臂做上舉動作時, 千萬不要忽視沉肩墜肘。

陳式太極拳練習時講究動作舒展大方,

連綿不斷, 要想達到此效果, 就一定要做到立身中正。

4、手掌掌心微凹, 手指不可曲攏, 也不可完全伸直, 五指不需要並得太緊, 也不要過分叉開, 目的是為了讓勁能夠放長, 到達指尖。

5、運動時肩, 肘, 腕要節節貫穿, 才能夠收放自如。 腰部為全身主宰, 猶如機械裝置中的主傳動輪軸。 兩足則是人身體的根基, 就象一棵大樹的樹根, 樹根如果不牢, 遇到大風就容易被吹倒。

6、應當時時留心的一件事:沉胯開襠。 實際上, 沉胯則自然開襠。 做到開襠, 勁就可以沉下去。

7、從身法整體角度看, 務必要做到三合, 即肩與胯, 肘與膝, 手與足上下照應。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周身運動時成為一個整體, 要知道太極拳的螺旋纏絲勁是周身的協調運動,

應當避免做動作時顧此失彼。

二、發勁

陳式太極拳的勁是整體勁, 由全身各部位協調運動產生。

發勁要從練習拳架開始, 如果感到心氣下降, 氣沉丹田, 就說明身體各個部位已經符合太極拳要求。 如果感到重心不穩, 心氣上浮, 便應該檢查一下自己的動作, 看看哪個部位做得不合格(可以對照書本上的拳架要求檢查自己), 通過自己不斷揣摩就能找到正確的感覺, 有人說, 這種感覺"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 不過, 我們可以通過與別人推手來檢驗自己的感覺是否正確。

發勁時, 應當按照陳式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以腰為軸節節貫串, 周身骨節依次排開)和具體要求練習, 正確的發勁練習步驟是:

1、力求肢體外形正確,

按外形要求檢查自己, 這個階段是肢體動作引動內氣, 所以練好拳架很重要。

2、動作協調後, 自然會進入到一個更高的階段, 這時要求內氣催動外形, 古拳譜中說:"以心行氣, 以氣運身, 內氣不動, 外形寂然不動, 內氣一動, 外形隨氣而動。 "

3、第二步的這種體系還不能完全適應技擊的對抗要求, 在此基礎上應繼續下功夫鞏固其運動體系, 使其在任何干擾下, 都能順應客觀條件的變化, 成為"撞之而不開, 破之而不散, 渾然一圓"的運動體系。

再者, 從生理上分析發勁過程如下:要想產生整體勁, 決不能只利用身體某一局部肌肉發力, 整體勁的來源於地面對整個人體的反作用力。

三、意、氣、力

練拳時要求放棄雜念, 呼吸自然, 氣要沉, 神態如貓捕鼠,

凝神斂氣, 不能散漫。 同時又要做到神態鎮定, 防止動作僵硬變形。

太極拳諺常講"用意不用力", 初學者應當好好體會。 用意不用力決不是要人縮手縮腳, 動作拖遝無力。 相反, 用意不用力, 正好有利於產生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 有人比喻為綿裡藏針, 有人形容說動作外形看上松柔, 一旦接觸到, 猶如碰到鋼筋鐵骨。

陳式太極拳應當鍛煉出來的是內勁, 是意、氣、力三者的結合。 通過意識指揮, 使身體協調氣血通暢, 在發勁時, 就能運用自如。 太極拳練習者的肌肉力量比不上專業舉重運動員。 然而, 前者優勢在於他能在意識控制下, 瞬間發勁, 給人迅雷不及掩耳之感。 正所謂"運用之妙, 存乎一心之間"。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