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中暑”一般人不大會相信。 然而, 兒科醫生卻告訴我們, 父母對孩子過分“熱情”呵護, 反而讓孩子在寒冷的冬季“中暑”了。
入冬後, 有些媽媽擔心寶寶著涼, 喜歡給孩子裹上厚厚的大衣、毛毯, 就連晚上睡覺時, 也要給孩子用熱水袋、電熱毯, 往往容易給孩子保暖過度, 加上室內空氣流通不好, 使嬰兒發生高熱現象, 是典型的嬰幼兒冬季“中暑現象”。
冬季發生中暑多見於2~10個月大的嬰兒, 主要表現為高熱、抽搐、大量水樣或血水樣稀便、吐奶, 重則可以發生昏迷、休克。 嬰幼兒容易發生冬季中暑的原因與其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
若發生了嬰兒輕度中暑, 父母不要驚慌失措。 體溫過高者, 應立刻掀開被子, 將患兒抱到空氣流通處, 擦乾汗水, 更換濕衣服, 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 必要時用溫水或者濃度為40%~50%的酒精擦浴, 但禁止用退燒藥, 因為退燒藥會使患兒出汗更多, 加重脫水, 使病情惡化。 對於病情較重的患兒, 有條件的應該立刻吸氧、做人工呼吸, 如出現更嚴重的情況需要立即送醫院, 但要注意途中不要把患兒的頭部捂蓋得過嚴, 以免再次發生缺氧窒息。
兒科專家提醒家長, 由於嬰兒火力旺, 出汗散熱又較為緩慢, 冬季保暖過度會使嬰兒產熱和散熱不相協調, 從而使嬰兒出現高熱、抽搐、吐奶等中暑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