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換牙期之前的牙齒都統稱為乳牙, 乳牙一般存在于孩子牙齒萌出開始(6個月左右)至12歲左右。 一般在孩子6-12歲期間, 乳牙會逐漸脫落並被恒牙所替代。 在嬰幼兒期, 孩子可能會因為缺鈣、飲食不當、日常衛生習慣不好等各種原因而導致患上齲齒, 那麼孩子乳牙齲齒的危害是什麼?
咀嚼功能降低, 除了影響兒童的營養攝入外, 還會使頜骨發育不充分, 造成恒牙擁擠不齊。
易使食物殘渣、軟垢等停留在口腔內, 口腔衛生惡化, 導致新萌出的恒牙發生齲蝕, 尤其對與齲壞牙齒相鄰的恒牙影響較大。
乳牙齲發展成根尖炎後, 會影響繼承恒牙牙胚, 使其釉質發育不全。
發生根尖炎的乳牙易致局部牙槽破壞不易脫落等, 使繼承恒牙的萌出過早或過遲, 影響恒牙萌出順序和位置。
破壞的牙冠可刺激局部舌、唇頰的黏膜等軟組織, 致其形成慢性創傷性潰瘍。
影響語言的學習和正確的發音。
影響美觀, 尤其是前牙區, 會給兒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孩子乳牙齲齒的危害非常的大, 所以家長朋友一定要做好積極的預防措施:
一、從嬰幼兒的口腔衛生抓起。 在嬰兒滿月後就應早晚用柔軟的消毒紗布或棉花浸可飲用清水輕拭牙床, 待第一顆牙齒萌出後更要認真仔細地清潔牙齒, 尤其要做到睡前清潔。
二、儘量避免多糖食物和零食。 糖在口腔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破壞牙齒的物質, 因此要讓孩子少接觸甜食和飲料, 多吃富含鈣質和纖維的食物, 注意營養平衡。 不要盲目補鈣, 多做戶外活動。
三、對於易患齲齒的兒童進行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是指在不損傷牙體組織, 將封閉材料塗於牙冠咬合面、頰舌面的窩溝點隙處, 形成一層防護性的屏障, 從此牙齒上的窩溝點隙消失,
四、任何時候一旦發生齲病就要及時就醫治療, 以終止病變的發生發展, 恢復牙齒的外形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