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嬰兒攣縮症兩項檢查不可少 如何治療好

在生活中, 很多嬰兒在剛出生的不久就會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 而攣縮症就是一種在嬰幼兒身上常見的病症, 在患病後, 家長就需要及時的帶孩子就醫進行檢查, 那麼, 嬰兒攣縮症要做哪些檢查呢?

應而攣縮症需做的檢查:

一、EEG特徵

1、嬰兒痙攣症發作時期EEG的特徵為高峰節律紊亂。 典型的高峰節律紊亂表現為腦區雜亂的極高波幅慢波與棘波組成的混合波型, 兩側不對稱, 不同步, 棘波出現的部位及波幅變化毫無規律, 或呈多灶性, 棘波與慢波之間沒有固定的關係。

2、高峰節律紊亂在睡眠期更明顯。

正常睡眠波形如頂尖波、睡眠紡錘、K-綜合波常消失。 有研究顯示清醒時高峰節律紊亂的出現率為 64%, NREM睡眠I期為86%, Ⅱ期~Ⅳ期為99%。 1歲以後高峰節律紊亂在清醒時逐漸減少, 但睡眠中依然存在, 深睡期高峰節律紊亂逐漸表現出週期樣發放的特點, 且兩側不對稱可更加明顯。

3、在嬰兒痙攣發作時, 高峰節律紊亂消失, EEG可表現為高波幅慢波或棘慢波爆發, 和(或)廣泛性低電壓快波。 有時可顯示為假性正常化, 為持續10秒左右的低至中波幅快波或快慢混合波, 貌似正常背景活動。

二、其他輔助檢查

神經影像學檢查如CT、MRI、PET、SPECT可協助發現腦內結構性或功能性病變。 SPECT研究顯示, 腦血流低灌注區與嬰兒痙攣症的皮質 損害(常在枕區)有關, 高灌注區(常在額區)與癲癇的持續存在有關,

類似痙攣的發作終止則高灌注區減少。 MRI可發現CT難以發現的腦結構異常。 皮膚紫外 線檢查可發現結節性硬化的皮膚色素脫失斑。 各種代謝性試驗、酶分析、染色體檢查等均可幫助尋找病因。 EEG監測下靜脈注射維生素B6, 可除外吡哆醇依賴 症。

在對嬰兒攣縮症的治療上, 可用以下方法:

一、藥物治療

1、抗癲癇藥物可通過兩種方式來消除或減輕癲癇發作, 一是影響中樞神經元, 以防止或減少他們的病理性過度放電;二是提高正常腦組織的興奮閾值, 減弱病灶興奮的擴散, 防止癲癇復發。

2、抗癲癇藥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鈉等稱為老抗癲癇藥, 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是目前廣泛應用的一線抗癲癇藥。

但有些發達國家, 由於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的一些副作用, 已將其列入二線抗癲癇藥。 僅將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列為一線抗癲癇藥。 新的抗癲癇藥如:加巴噴丁、拉莫三嗪、氨已烯酸、托吡酯等, 目前比較新的是優時比的左乙拉西坦片。

二、手術治療

1、腦皮質病灶切除術。

2、前顳葉切除術。

3、大腦半球皮質切除術。

4、大腦聯合切斷術。

5、癲癇的立體定位手術治療。

6、癲癇的小腦電刺激療法。 經過各種治療無效患者還可接受微創分離型腦起搏器植入術, 效果顯著。

嬰兒攣縮症的日常飲食, 可多選下列食物:

1、飲食上應注意清淡, 多以菜粥、麵條湯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佳。

2、可多食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量。

3、給予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 如各種粥類、米湯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