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血糖的中醫辨證論治

相信大家都聽過高血糖的, 高血糖不是一種疾病的診斷, 而是一種判定結果, 對於高血糖的治療, 大家可採用中醫辨證治療的方法, 效果不錯。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中醫療法是怎麼治療高血糖的吧!

高血糖的中醫辨證論治

氣虛證

氣短懶言, 神疲乏力, 自汗, 舌淡脈虛。 如人參、黨參、西洋參、山藥等具有補氣功效。

陰虛證

兩顴紅赤, 形體消瘦, 潮熱盜汗, 五心煩熱, 咽幹口燥, 舌紅少苔, 脈細數。 如沙參、麥冬、百合、黃精、鱉甲等善於養陰。

陽虛證

畏寒肢冷, 神疲乏力, 氣短, 口淡不渴, 或喜熱飲, 尿清便溏, 或尿少浮腫,

面白, 口淡無味, 舌質淡, 脈沉遲無力。 如肉蓯蓉、杜仲就是溫陽藥。

血虛證

面、臉、唇、舌、甲顏色淡白, 眩暈, 心悸, 多夢, 肢麻, 經少色淡, 脈細無力。 如當歸、白芍、阿膠、何首烏、枸杞子、熟地等專治血虛。

血瘀證

疼痛、腫塊、出血、色脈改變等主要證候。 疼痛表現為刺痛、固定不移、夜甚;腫塊的性狀位於體表者色青紫, 腹內者質硬、推之不移;出血的特徵是色紫暗或夾血塊, 或便黑如柏油狀;色脈改變的主要表現為面色黛黑、唇甲青紫、皮下紫斑、肌膚甲錯、腹露青筋、絲狀紅縷、舌有紫色斑點或舌下絡脈曲張、脈細澀或結代。 紅花是治療血瘀的代表性藥物。

中醫對單純性高血糖的治療

1.無症狀型糖尿病

此類患者完全沒有糖尿病的症狀, 多見於體質肥胖的中青年患者,

他們的生活、工作正常, 只是在體檢時發現血糖升高, 通過進一步的檢查確診為糖尿病。 這些患者多為痰熱交阻, 兼陰虛。 治法為清熱、化痰、養陰。

藥物:黃連6克, 蒲公英30克, 白僵蠶9克.太子參15克, 麥冬12克, 生地15克, 女貞子15克, 半夏9克, 桑葉9克, 山楂30克。 每日一劑, 早晚分開服用, 兩周為一個療程。

如果是老年人, 體型適中, 可以使用六味地黃湯或者六味地黃丸。

2.症狀不典型的糖尿病

①熱盛傷陰型

很多患者早已有口苦、口幹、易饑餓、腰酸, 大便幹結或排便不爽等症狀。 此類型多為老年患者, 形體肥胖或超重, 自覺體力和精力較以前減退, 他們常常認為是年齡因素所致, 不加以重視。 因這一類型多為熱盛陰虛夾痰淤。 治法為清熱、養陰、化痰、活血。

方藥:自擬方。

藥物:太子參15克, 麥冬15克, 五味子6克, 黃連6克, 生地30克, 丹皮9克, 葛根12克, 白僵蠶9克, 荷葉15克, 知母10克, 丹參30克, 蒲公英30克。 每日一劑, 早晚分開服用, 連服兩周或遵醫囑。

②氣陰兩虛型

這類患者多有口咽乾燥、神疲乏力。 氣短、腰膝酸軟等症狀, 有時有心悸、自汗等症狀, 但多飲、多食症狀不明顯。 患者以前多認為這些不是糖尿病的症狀, 沒有加以重視。 這類患者多為心氣虛、腎陰虛。 治法為補心氣、養腎陰。

方藥:生脈飲加味。

藥物:生黃芪15-30克, 太子參15克, 麥冬10克, 五味子6克, 生地15克, 女貞子15克, 黃精15克, 山藥15-30克, 山萸肉10克, 杜仲10克, 桑寄生15克。 每日一劑, 早晚分開服用, 連服兩周或遵醫囑。

針對患者的皮膚瘙癢, 可以加地膚子、白蘚皮, 對視物模糊者可以加枸杞子、菊花等。

結語:通過對上面文章的閱讀, 相信大家對高血糖的中醫辨證論治都有所瞭解了吧, 除了這些, 還跟大家分享了中醫對單純性高血糖的治療方法, 希望今天的介紹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家要多學習中醫辨證治療的知識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