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能保護人體不受病毒的侵害, 不過小朋友的免疫力沒有成人強, 所以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 那麼小兒免疫力低是為什麼呢?又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小兒免疫力?
濫用抗生素
有的家長一看到寶寶生病就趕緊給他吃抗生素的藥物, 使寶寶產生耐藥性, 將寶寶身體的平衡打亂。
擅自使用激素
有的家長因為總是希望寶寶的病趕快好起來, 便給寶寶使用激素, 長此使用激素會嚴重影響寶寶的免疫力。
缺乏微量元素
如果寶寶長時間營養不全面, 缺乏鈣、鐵、鋅等, 則會引起寶寶營養不良, 從而抵抗力下降。
環境不潔淨
由於嚴重的污染情況, 或者被動吸入二手煙, 大量不潔的空氣被寶寶吸入, 從而影響了肺部功能。
患有免疫力缺陷
有的寶寶患有免疫力缺陷, 這是由於寶寶先天缺乏某類抗體或合成酶, 從而引起感染性疾病, 如果有這種疑慮, 應該去醫院進行免疫方面的檢查。
患有先天性疾病
有的寶寶患有先天性疾病, 例如先天性心臟病等, 則會導致免疫力低下。
小兒免疫力低的原因有很多, 要採取合適的方式進行提高。 那麼, 如何提高小兒免疫力?
第1招:母乳餵養——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 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 可以說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第2招:撫觸——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
在自然分娩中產道收縮, 擠壓胎兒, 是一種有益的身體接觸, 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出生後, 母親的身體接觸, 會讓小嬰兒有很大的安全感, 可以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 對出生時體重較輕的早產兒尤其有益。 撫觸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 提高免疫力, 並能增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減少哭鬧, 改善睡眠。
第3招:免疫預防接種——積極主動應對
為寶寶預防接種是人類抵禦傳染性疾病而採取的積極措施, 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 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 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等。 父母們一定要按時為寶寶接種疫苗。
第4招:運動加遊戲——強化機體抗病能力
適當的運動與遊戲可以增加兒童免疫細胞的活力, 幫助兒童對抗體內的致病細胞, 有效清除侵襲到身體裡的病源。 研究顯示:如果孩子每天能持續運動半小時左右, 血液的含氧量將增加, 而免疫細胞的數量也同時增加。 運動與遊戲可以使孩子的免疫系統保持最佳狀態。
第5招:睡得好、疾病少——增強人體調節功能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得骨髓與淋巴同時發揮功用, 而骨髓與淋巴是免疫力機制中的重要構成元素。 寶寶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發育, 而免疫力也正是在不停的生長發育中逐步完善的, 免疫系統發育不良, 勢必會導致免疫功能的低下。 專家建議學齡期的孩子每天至少要睡10小時,
食物:
菇類
最近二十年來, 歐美和日本提倡多吃菇類, 因為它能預防及改善許多心血管系統的富貴病, 例如血壓" 高血壓、動脈硬化。
菇類還能增強免疫力, 預防及對抗癌(抗癌產品, 抗癌資訊)症, 還含有豐富維生素(維生素產品, 維生素資訊)B群, 能紓解壓力, 帶來好心情。
糙米、薏仁
五穀類是人類的主食, 在嬰兒添加副食品時, 首先要嘗試的是米粉、麥粉。
斷乳之後, 替代食物也是穀類。 全穀類含胚芽和多醣, 維生素B和E都豐富, 這些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 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
蕃茄
番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就是生活中經常說的番茄。 番茄的味道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