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辨別頸椎病性高血壓
1. 血壓升或降與頸椎疾病發作同步2. 高血壓與椎體不穩或脫位程度有關三、如何預防頸椎病性高血壓
1. 坐姿要正確2. 不要長時間低頭3. 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頸椎病高血壓症狀
1、眩暈噁心和猝倒
有些頸椎病患者,當頭旋轉或側彎到某種角度時,會誘發或加重眩暈、噁心、視力減退,而當頭部轉回到原先的位置時,症狀會立即減輕或消失。 猝倒:常在患者站立或走路時發生,因為突然扭頭、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
2、頭疼並伴有噁心
頭疼,部位多在後腦,並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若經常感到頭痛,而且很劇烈,同時又噁心作嘔,就可能是向惡性高血壓轉化的信號。 眩暈,女性患者出現較多,可能會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時有所感覺。 耳鳴,雙耳耳鳴,持續時間較長。
3、心臟和腎臟表現
早期,心功能代償,症狀不明顯,後期,心功能失代償,發生心力衰竭。 腎臟表現:長期高血壓致腎小動脈硬化。 腎功能減退時,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紅細胞。 尿濃縮功能低下,酚紅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礙。 出現氮質血症及尿毒癥。
如何辨別頸椎病性高血壓
1、血壓升或降與頸椎疾病發作同步
當病人出現頸後部疼痛、頭痛或頭暈等頸椎病症狀時,血壓升高;頭頸部症狀緩解後,血壓亦隨之下降。 這一特點在發病早期尤為明顯;隨著病程的延長,此現象逐步減低。 在高血壓發生之前,相當長時間內會出現低血壓或血壓波動的情況。 病人表現出頭昏、頭暈、記憶力減退、全身無力等症狀。
2、高血壓與椎體不穩或脫位程度有關
即椎體脫位越大,高血壓越嚴重,但與骨質增生程度不一定完全一致。 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骨質增生或前縱韌帶骨化增強了脊柱的穩定性,減輕了機體異常增生物對於局部神經血管的影響。 在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觀察中,在牽引、手法治療頸椎病時,患者血壓可下降20~30mmHg,治療間歇期血壓又會有所升高。
如何預防頸椎病性高血壓
1、坐姿要正確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臀部和背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後展,使頸肩部放鬆,兩肩連線與桌緣平行,脊柱正直,兩足著地。 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使目光平視電腦螢幕,雙肩放鬆。 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屈或過度後仰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頸部疲勞。
2、不要長時間低頭
要防住頸源性高血壓,預防頸椎病是關鍵。 中老年人要注意頭頸部姿勢,不要長時間低頭工作、看電視,過30分鐘要抬頭,活動一下頸部。 習慣低枕睡眠,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如散步、慢跑、爬山、游泳等。
3、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起床後可自己按摩面部,用雙手分別來回搓臉的正面、側面和耳後各幾次,再用五指梳頭幾次。 用手輕揉頸部肌肉,用大拇指點揉左右風池、天柱穴位,用拇指對頸部痛點按揉。 多做養生操,達真宮傅氏養生操通過脊柱的反向運動,打通全身經絡,鬆弛被壓怕的脊柱關節,使脊柱神經暢通無阻,從而有效改善頸椎僵硬、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