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痛風的中醫辨證施治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痛風的, 患有痛風如何治療?痛風的治療方法有很多, 想要治療痛風, 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其中, 中醫療法治療痛風非常有效, 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痛風的中醫辨證施治,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瞭解一下。

痛風的中醫辨證施治

1、濕熱阻痹

證:下肢小關節卒然紅腫熱痛、拒按, 觸之局部灼熱, 得涼則舒, 伴發熱口渴, 心煩不安, 溲黃, 舌紅苔黃膩, 脈滑數。

治宜清熱化濕、宣痹止痛。 藥用白虎加桂枝東加薏苡仁、防己、黃柏、牛膝等。

2、瘀熱內鬱

證:關節紅腫刺痛, 局部腫脹變形, 屈伸不利,

肌膚色紫晴, 按之稍硬, 病灶周圍或有"塊瘰"硬結, 舌質紫暗或有瘀斑, 苔薄黃, 脈細澀或沉弦。

治宜清熱化瘀通絡。 藥用涼血四物東加減。

3、痰濕阻滯

證:關節腫脹, 甚則關節周圍漫腫, 局部酸麻疼痛, 或見"塊瘰"硬結不紅, 伴有目眩, 面浮足腫, 胸脘痞悶, 舌胖質黯, 苔白膩, 脈緩或弦滑。

治宜化痰除濕、舒筋通絡。 藥用六君子東加味。

4、肝腎陰虛

證:病久屢發, 關節痛如被杖, 局部關節變形, 晝輕夜重, 肌膚麻木不仁, 步履艱難, 筋脈拘急, 屈伸不利, 頭暈耳鳴, 顴紅口幹, 舌紅少苔, 脈弦細或細數。

治宜滋補肝腎、舒筋通絡。 藥用杞菊地黃丸加減。

5、風寒濕痹型

證候:肢體、關節疼痛, 或呈遊走性痛, 或呈關節劇痛, 痛處不移, 或肢體關節重著腫痛, 肌膚麻木。 于陰雨天加重,

舌苔薄白, 脈弦緊或濡緩。

證候分析:風寒濕三氣雜至, 侵襲機體, 痹阻經絡, 氣血運行不暢, 不通則痛, 故見肢體、關節疼痛。 風邪偏勝者則關節呈遊走性痛;寒偏勝者則見關節劇痛, 痛有定處;濕邪偏勝者則以關節重著腫痛, 肌膚麻木為主, 寒濕之邪均為陰邪, 故見陰雨天加重。

治法:祛風散寒, 除濕通絡。

6、風濕熱痹型

證候:關節紅腫熱痛, 痛不可觸, 得冷則舒, 病勢較急, 伴發熱, 口渴, 煩躁不安, 汗出不解, 舌紅, 苔黃, 脈滑數。

證候分析:風濕與熱相搏, 流走關節, 氣血不能流通, 故關節紅腫熱痛, 痛不可近, 熱邪熾盛則見發熱、口渴、煩躁不安等全身症狀, 舌紅, 苔黃, 脈滑數均為實熱之征。

治法:清熱通絡, 祛風勝濕。

7、痰瘀痹阻型

證候:痹症日久不愈,

反復發作, 關節疼痛時輕時重, 關節腫大, 甚至強直畸形、屈伸不利, 皮下結節, 舌淡體胖或舌有瘀斑, 舌苔白膩, 脈細澀。

證候分析:痹證失治, 經久不愈, 氣血凝滯, 經絡不通, 故見關節疼痛、關節腫大;經絡運行不暢, 飲凝痰聚, 聚于皮下可見結節, 聚於筋膜則關節屈伸不利, 舌淡體胖苔白膩為痰濁之象, 舌有瘀斑, 脈細澀, 為血瘀之征。

治法:化痰祛瘀, 搜風通絡。

8、肝腎虧損型

證候:久痹不愈, 反復發作, 或呈遊走性疼痛, 或呈酸楚重著, 甚則關節變形, 活動不利, 痹著不仁, 腰脊酸痛, 神疲乏力, 氣短自汗, 面色無華, 舌淡, 脈細或細弱。

證候分析:久痹不愈, 氣血虧損, 可見神疲乏力, 氣短自汗, 面色無華;筋痹不已, 內舍於肝, 以致肝血不足, 筋膜失養,

則關節疼痛, 活動不利, 關節變形;骨痹不已, 內舍於腎, 腰府失養, 故見腰脊酸痛。 舌淡脈細弱為虛證之象。

治法:補益肝腎, 祛風散寒除濕。

中醫治療痛風偏方

痛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 那麼, 該如何治療呢?我都知道西藥治療痛風的副作用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 那麼中醫有哪些治療痛風的偏方呢?

1、痛風患者肝腎虧虛型

痛風日久, 關節腫脹畸形, 不可屈伸, 重著疼痛, 腰膝酸軟, 肢體活動不便, 脈沉細數或沉細無力, 治以補益肝腎, 除濕通絡, 獨活寄生東加減。

用藥:獨活、防風、川芎各10克, 秦艽、當歸、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雞血藤各15克, 細辛3克, 肉桂、人參各5克, 甘草6克, 寄生20克。

2、痛風患者寒濕痹阻型

寒濕痹阻型痛風的症狀主要有肢體關節疼痛劇烈,

紅腫不甚, 得熱則減, 關節曲伸不利, 局部有冷感, 舌淡紅苔白, 脈弦緊。

用藥:川烏頭、麻黃各6克, 黃芪20克, 炒白芍、雞血藤、當歸、生苡米、萆薢各15克, 甘草9克, 桂枝5克, 細辛3克, 土茯苓30克, 生薑3片。

3、痛風患者脾虛濕阻型

關節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 關節畸形、僵硬, 有痛風石, 自覺氣短, 納呆不饑, 舌淡紅苔白膩, 泄濁通絡, 運脾滲濕湯(經驗方)加減。

用藥:萆薢、白術、川牛膝、石韋各20克, 豬苓、滑石、桃仁各15克, 瞿麥、蓄、車前子(包煎)、熟大黃、紅花、穿山甲、當歸各10克, 桂枝5克, 生薏米30克, 土茯苓50克。

4、痛風患者濕熱痹阻型

此類型的痛風主要症狀有關節紅腫熱痛, 腫脹疼痛劇烈, 筋脈拘急, 手不可近, 更難下床活動, 日輕夜重, 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以清熱除濕,活血通絡,宣痹東加減。

用藥:防己、杏仁、連翹、蠶沙、赤小豆、薑黃、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靈仙、萆薢、澤瀉各15克,山梔、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痛風的中醫辨證施治和中醫治療痛風偏方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多瞭解一些關於中醫辨證治療的內容哦!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也希望這些內容能夠説明到大家哦!

治以清熱除濕,活血通絡,宣痹東加減。

用藥:防己、杏仁、連翹、蠶沙、赤小豆、薑黃、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靈仙、萆薢、澤瀉各15克,山梔、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痛風的中醫辨證施治和中醫治療痛風偏方已經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多瞭解一些關於中醫辨證治療的內容哦!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也希望這些內容能夠説明到大家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