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會有較多的孩子出現了小兒麻疹的症狀, 對於患兒的皮膚方面帶來了影響, 會讓孩子的皮膚瘙癢嚴重, 給他們帶來了痛苦, 因此我們需要提防麻疹的出現, 還應當正確的認識此病的病因, 下面本文就為朋友們介紹一下麻疹的病因。
小兒麻疹的發病原因:
小兒麻疹病因及表現都有哪些內容呢?麻疹是急性病毒傳染病中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皮膚病, 麻疹在臨床上表現的特徵通常為發熱, 咳嗽, 鼻炎, 結膜炎, 頰或唇粘膜出現粘膜疹(koplik斑)和皮膚散在的斑丘疹。 麻疹由副粘液屬的麻疹病毒引起,
非典型麻疹綜合征通常與以前曾接受過麻疹滅活疫苗(現已不再使用)免疫有關。 據推測, 滅活的麻疹病毒疫苗不能阻止野毒株病毒感染並能使病人致敏, 以致臨床表現明顯改變。 不過已經知道, 使用麻疹減毒活疫苗也會發生非典型麻疹綜合征, 這很可能是由於貯藏不當致使滅活不全的結果。
在廣泛進行計畫免疫接種之前,
小兒麻疹是能夠引發系列併發症出現的, 常見的小兒麻疹併發症有:
呼吸道併發症, 肺炎, 麻疹病毒感染常波及肺部, 約一半以上麻疹患者有肺部病變, 有麻疹病毒引起的肺炎大多發生在病之早期。 患者可有輕度氣促, 肺部出現囉音, x 線檢查肺門淋巴結增大, 肺紋理增粗, 兩肺過度充氣, 肺小片浸潤, 疹退後陰影消失較快。
喉炎:麻疹過程輕度喉炎、氣管炎頗為常見, 有時發展成嚴重急性喉炎或喉氣管支氣管炎, 多屬細菌繼發感染。 出現聲音嘶啞、哮吼、頻咳、呼吸困難、缺氧及胸部三凹征等。
心血管系統併發症, 麻疹出疹期中毒症狀嚴重, 高熱、氣促、缺氧、脫水等常導致心功能不全, 患者常表現為呼吸急促、面色蒼白、鼻唇發紺、煩躁不安、四肢厥冷、脈搏細速、心音低鈍、皮疹轉暗或突然隱退, 肝急劇增大, 病情重危。 心電圖見低電壓、t 波倒置、傳導異常等。 少數患者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徵象。
神經系統併發症, 腦炎為麻疹較常見的併發症。 據統計普種疫苗前發病率在0.01%~0.5%, 即使在無明顯神經系統症狀的患者中, 腦電圖檢查50%可見異常, 大多認為麻疹腦炎多為麻疹病毒直接侵犯腦組織引起,
家長一旦發現小兒患上麻疹疾病, 就要趕緊的對其進行治療, 常見治療措施有:
患者應在家或送醫院隔離治療至少至出疹後5 天, 如併發肺炎應再延長隔離5~10 天, 最好單間隔離, 不與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觸, 專人護理更為恰當。 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曬到日光、整潔溫暖、濕度適宜,但患者不宜直接吹風或過分悶熱。
應臥床休息至體溫正常、皮疹消退。衣著被褥不可過多,以防高熱驚厥或出汗過多發生虛脫。口腔、鼻、眼及皮膚應保持清潔,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每天至少清洗口、鼻、眼2 次。多喝溫開水或果汁補充水分,飲食宜富營養易消化,清淡為好,但不可忌葷忌油,恢復期食欲增加時可每天加一餐,以促進康復,特別要補充維生素a 以提高免疫力,可口服20 萬u/次,或10 萬u/d,分2 次。已證實患麻疹時給予足量維生素a 可大大改善其預後。
重視對症治療,高熱時可給小劑量退熱劑或頭部冷敷,劇咳和煩躁不安者可試用少量鎮靜劑。為減輕中毒症狀,特別對體弱多病者可在早期給予人血丙種球蛋白製劑0.2~0.6ml/kg 體重,肌內注射,1 次/d,共2 次或3 次。
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曬到日光、整潔溫暖、濕度適宜,但患者不宜直接吹風或過分悶熱。應臥床休息至體溫正常、皮疹消退。衣著被褥不可過多,以防高熱驚厥或出汗過多發生虛脫。口腔、鼻、眼及皮膚應保持清潔,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每天至少清洗口、鼻、眼2 次。多喝溫開水或果汁補充水分,飲食宜富營養易消化,清淡為好,但不可忌葷忌油,恢復期食欲增加時可每天加一餐,以促進康復,特別要補充維生素a 以提高免疫力,可口服20 萬u/次,或10 萬u/d,分2 次。已證實患麻疹時給予足量維生素a 可大大改善其預後。
重視對症治療,高熱時可給小劑量退熱劑或頭部冷敷,劇咳和煩躁不安者可試用少量鎮靜劑。為減輕中毒症狀,特別對體弱多病者可在早期給予人血丙種球蛋白製劑0.2~0.6ml/kg 體重,肌內注射,1 次/d,共2 次或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