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是一個人情商高低的重要指標, 你會發現年齡越大, 一個人管理情緒的能力越高, 而年輕時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暴躁。 在職場, 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自己的形象, 很多時候你會遇見讓你憤怒或煩躁的事情, 但是只要平靜下來, 你才能理性去解決, 找回好狀態。
小編推薦:
心理抵觸成為職場人的絆腳石 職場男性這6個禁忌要遠離
1.重新組織自己面臨的狀況。 與其把每一次困難或者沮喪的經歷看作個人遭受的侮辱, 倒不如設想一個善意的解釋。
2.找出一個建設性的解決辦法應對手頭的問題。
3."憤怒日誌", 監控導致自己憤怒的因素。 學習辨認和避免觸發憤怒的扳機。
4.憤怒情緒一般會逐級升化。 學習從1到10評估自己的憤怒情緒。 如果你能在3或者4的時候管住自己, 就可以更加理性地考慮問題。
5.你感覺自己就要大發雷霆, 那麼不妨在爆發之前稍作停頓。 賓夕法尼亞州露營山的心理學家波林-瓦林表示, 過15分鐘再開口, 或者是過一個小時再發郵件。 給自己多個選擇。 如果在一個小時之內這件事情變得不再那麼重要的話,
6自言自語的方式。 瓦林博士表示, 如果你總是在說這件事情是多麼糟糕, 讓你自己感覺十足是個受害者的話, 你就會變得更加憤怒。
7.於過去所受的侮辱或者不公平。
8認識眼下的狀況。 法伊弗博士說, 人們常常會說, 我就像我爸爸一樣──我爸爸就很容易發火。 你大可不必回到他們的童年時代, 應對那時的狀況。 你只需要考慮現在如何有效地應對眼下的狀況。
9怒的成本。 許多患有憤怒問題的人都會認為憤怒給予他們一定的優勢, 讓他們具有優越感。 芝加哥angermgmt.com網站的創始人里昂-英格拉姆表示, 其實恰恰相反, 你看起來就像個白癡。
10.耗精力, 不用拳頭。 當你的原腦感覺到危險的時候, 它會發出"打或逃"的激素鏈。 選擇逃而非打, 通過鍛煉消耗掉多餘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 即便是一次輕快的散步也會有助於你平和情緒。
最後的教訓:更加關注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認識到大多數沮喪、困難以及受辱的遭遇都是微不足道、過眼雲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