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這個地方不太招人待見!因為它總是髒兮兮而且臭臭的, 就像每天都在“拉粑粑”一樣。
肚臍洗“錯”了, 為何如此危險? 要解釋清楚原因, 就得從肚臍的構造說起。 肚臍, 是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 可以說是每個人的第一個傷疤。
有人的肚臍是一個小凹陷, 有人的是一個小突起, 但無論看起來像什麼, 肚臍下面的腹部肌肉都是一個凹陷組織。
正是由於這樣的凹陷構造, 肚臍裡的髒東西很難“排泄”出來, 一旦皮膚損傷, 細菌入侵, 肚臍很容易被感染, 引發臍周炎症, 加上凹陷組織的引流不通暢,
那麼, 怎樣才是正確的清洗方式?好多人夏季經常肚臍癢, 其實是因為大量汗液在肚臍處積藏形成污垢, 污垢積存過多就會引發瘙癢。
但醫生表示, 這些污垢並不可怕, 它們只是皮膚正常新陳代謝的細胞組織、汗腺分泌物和灰塵融合在一起的產物, 不需要刻意去清洗, 平時洗澡時順便用清水沖一沖, 就足夠了。
如果瘙癢明顯, 適當用沐浴露或香皂清洗肚臍, 可除垢止癢。 但切忌用力揉搓或用手扣, 那樣容易導致感染。
如果肚臍有明顯疼痛, 並伴有反復流膿, 你可能得了臍周炎症, 應儘快到醫院普外科, 找專業的醫生為你檢查、清洗。
肥胖的人要注意! 肥胖者的腹部脂肪較多,
因此, 肥胖者應多清洗肚臍,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肚臍乾燥。 除了怎麼洗, 夏天肚臍還應“怎麼養”?
除非必要情況, 否則肚臍都不適合露出來, 因為那樣容易使肚臍受涼, 肚臍受涼後可能導致腹痛、腹瀉。
很多人在空調房裡待一天, 出來就拉肚子, 其實很可能就是肚臍受涼了。 肚臍一定不能對著空調吹, 大量空調寒氣由肚臍入侵體內, 很容易導致胃腸感冒。
總之, 肚臍該洗, 但不用刻意洗, 千萬不要洗得太用力。 網上無論是“千萬不能洗”還是“一定要勤洗”的言論, 都有失偏頗。
記住愛護肚臍的“七字原則”——清爽乾燥、不破皮, 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