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職場上的心理奴隸, “別人怎樣想”的奴隸這種“心理奴隸”最普通, 對創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壞性, 多見於心理不成熟的人。 “我多說話, 別人就會認為我愛出風頭”、“我做那件事, 別人會嘲笑我”……這種“別人”式的想法使之成為“別人”思維的奴隸。
1、“安全感”的奴隸
許多人寧願吃“大鍋飯”也不願改革, 這就是典型的“安全感”奴隸。 缺乏想像能力是“安全感”奴隸共同的心理特徵。 其實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人類生存、發展, 就是一個不斷奮鬥、不斷消除不安全感的過程。
對策:
①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
②因為有風險才會有攀登,
2、“過去錯誤”的奴隸
心靈被過去的失敗創傷所控制, 害怕任何新的嘗試是其主要特徵,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繩。 他們因失敗而灰心喪氣, 不懂得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 “過去錯誤”的奴隸會損害人的探索能力, 讓人裹足不前。
對策:
①將失敗看成一種投資, 就不覺得是損失了。 有人說愛迪生為了造出第一個實用的電燈泡失敗了9999次, 但他本人則認為自己發現了9999種無法適用的方法。
②如果能及時覺察出錯誤, 那根本就不能算是錯誤。
3、“別人怎樣想”的奴隸
這種“心理奴隸”最普通, 對創造力和人格最具有破壞性, 多見於心理不成熟的人。
對策:
①如果你在模仿他人之後能感覺到快樂, 不妨盡力去模仿。 否則, 你就應該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②理智地面對別人的另眼相看、批評指責, 因為職位越高, 被人當作閒談物件的機會也越多, 被批評的機會也越多。
③與敢作敢為、樂於助人、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4、“為時太晚”的奴隸
這種“心理奴隸”通常認為在某一年齡階段時就應當做某事情。 比如有的認為自己錯過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現在進退維谷、騎虎難下,
對策:
①不要理會年齡的限制, 並從生活中尋找鮮活的榜樣。
②不能苟且偷安。 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向著自己的理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