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定論, 一些研究認為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下丘腦垂體功能障礙, PCOS患者LH值高, FSH值正常或偏低, 故LH/FSH之比大於3, LH對合成的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LH-RH)的反應增加, 故認為下丘腦垂體功能失常是本征的啟始發病因素, 從而導致卵巢合成甾體激素的異常, 造成慢性無排卵。 LH水準升高不僅脈衝幅度增大, 而且頻率也增加, 這可能是由於外周雄激素過多, 被芳香化酶轉化成過多的雄激素持續干擾下丘腦-垂體的功能。
2、腎上腺皮質機能異常, 部分PCOS患者腎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升高,
3、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與高胰島素血症, 目前認為胰島素抵抗與高胰島素血症是PCOS常見的表現。 PCOS婦女胰島素水準升高能使卵巢雄激素合成增加, 雄激素活性增高可明顯影響葡萄糖和胰島素內環境穩定。 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無論肥胖與否, 即使月經週期正常, 均伴有明顯的胰島素抵抗。 也有學者認為高濃度的胰島素可與胰島素樣生長因數I(IgF-I)受體結合, PCOS患者卵巢間質組織上IgF-I受體數目比正常者高, 在胰島素抵抗狀態下, 胰島素對卵巢的作用可能通過IgF-I受體而發揮作用。
4、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調控機制異常, 目前多數學者推斷PCOS患者卵泡記憶體在某些物質, 如表皮生長因數(EgF)、轉化生長因數a(TgFa)及抑制素(Inhibin)等, 抑制了顆粒細胞對FSH的敏感性, 提高了自身FSH閾值, 從而阻礙了優勢卵泡的選擇和進一步發育。 即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調控機制異常, 使優勢卵泡選擇受阻是PCOS的發病原因。
5、遺傳因素, 有人認為PCOS是遺傳性疾病, 可能是伴性顯性遺傳方式。 大多數患者具有正常的46, XX核型。 染色體異常者表現為X染色體長臂缺失和X染色體數目及結構異常的嵌合體。
6、高泌乳素, 約20%~30%的PCOS患者伴高泌乳素血症。 有人認為PRL能刺激腎上腺皮質細胞分泌雄激素, 因為腎上腺皮質細胞膜上有PRL受體。
7、肥胖, PCOS伴肥胖者(BMI≥25)占20%~60%, 體脂分佈不均勻。 近來, Rouru等提出肥胖-瘦素-NPY軸可能是部分PCOS患者下丘腦-垂體-LH過度分泌的病因, 即肥胖婦女的瘦素分泌增多, 後者抑制下丘腦NPYmRNA表達和NPY的分泌, 解除NPY對LH的抑制, 促使LH大量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