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股骨頭壞死影像學表現

(1)股骨頭壞死的 X 線表現

初期: 髖關節間隙輕度增寬, 以關節中下為主, 主要因關節軟骨增寬, 股骨頭外移所致, 早期股骨頭在外移2mm以內, 晚期可達5mm, 一般認為是關節旁及關節內軟組織充血所致, 可以逆轉。

中期: 股骨頭皮質可以斷裂形(臺階狀)成角, 基底處出現平行的雙皮質征(雙邊征), 其中臺階征及雙邊征是X線判斷股骨頭塌陷的早期徵象, 隨後股骨頭廣泛脫位和碎解, 其內可見死骨、裂隙、硬化和透光區, 股骨頭壓縮變扁平, 輪廓不規則, 關節腔最初因股骨頭變扁而增寬。 股骨頸下方出現皮質增厚或骨膜增生,

關節間隙可呈不規則變窄, 髖臼關節面增生硬化, Sheaton線不連續, 股骨頭碎塊可成為關節游離體。

晚期:股骨頭骨結構完全消失, 股骨頭明顯變扁或覃狀變形, 內有彌漫或局限性硬化或囊變區, 關節間隙變窄, 股骨頭增粗, 可有關節半脫位。 髖臼緣和股骨頭基底部增生變成骨贅, 髖臼關節面出現硬化並囊變, 股骨頭與髖臼變扁, 股骨頸吸收, 使下肢變短。

(2)股骨頭壞死CT的表現

Ⅰ期 骨質無明顯異常, 但可有滑膜增厚, 關節囊腫脹, 關節腔積液, 關節間隙相對增寬。

Ⅱ期 股骨頭形態正N匏藎J憊曬峭分行囊虺種賾αΦ淖饔黴切×荷硇悅芏?增高呈“星芒征”, 當發現骨缺血性壞死時, 星芒狀骨紋間骨小梁吸收呈不均勻大眼狀, 由於反映性增生,

使星芒狀骨紋增粗、扭曲、濃密。

Ⅲ期 此期稱為塌陷前期, 股骨頭變平, 股骨頭前上部關節面下見窄細狀透亮帶, 即“半月征”。

Ⅳ期 股骨頭塌陷變形, 股骨頭內是不同程度囊變, 周圍有硬化或不規則, 因塌陷所致的濃度區, 可見碎骨片和關節游離體。 繼發退行性骨關節病, 出現增生骨刺、關節間隙狹窄、關節半脫位。

(3)股骨頭壞死的 MRI 表現

MRI 敏感性優於骨核素掃描和 CT 及 X 線檢查。 這是因為股骨頭髮生壞死後, 修復組織不斷伸入壞死區上方骨髓的變化早於骨質變化, MRI可以在骨質塌陷及修復以前反映出骨髓細胞的變化。 所以, MRI 應作為早期檢查診斷骨壞死的主要手段。

0期 一般患者無症狀, 病理表現為造血骨髓的丟失, 胞漿滯留並有竇狀小管,

間質內積液和骨髓脂肪細胞的壞死。 MRI可表現正常, 在骨掃描時局部呈現一示蹤劑缺血性冷點。 只在 MRI 動態掃描時上述冷點可表現為增強減弱。

Ⅰ期 股骨頭不變形, 關節間隙正常, X 線平片、CT多不能顯示明顯的骨質病變, 稱X線前期。 T1加權股骨頭負重區(根據關節軟骨結構和功能的特點, 將股骨頭軟骨面分為三個部份, 外上方與髖臼軟骨面相差的壓力負重區、壓力負重區內側的非壓力負重區和外側周圍的非壓力負重區)顯示線樣低信號。 T2 加權呈高信號病理特徵, 是骨和骨髓的壞死無修復, 以骨髓水腫、骨細胞壞死、骨陷窩空虛為主要改變。

Ⅱ期 股骨頭不變形, 關節間隙正常。 T1加權為新月形邊界清楚的不均勻信號, T2加權顯中等稍高信號,

周圍不均勻稍低信號環繞, 呈典型的雙線征, 位置基本與CT的條狀骨硬化一致。 病理上為病灶中心大量不規則的細胞碎片壞死, 周邊纖維化, 新骨形成和肉芽組織增生。

Ⅲ期 股骨頭變形, 軟骨下骨折、塌陷、新月體形成。 T1加權呈帶狀低信號, T2加權示中等或高信號, 為關節積液進入軟骨下骨折線的裂隙。 新月形壞死骨發生應力性軟骨下骨折、塌陷並與關節軟骨分離。 由於纖維組織長入形成緻密的無血管牆, 使修復被阻擋, 進入壞死骨的修復受限。

Ⅳ期 關節軟骨被完全破壞, 關節間隙變窄, 股骨頭顯著塌陷變形, 髖臼出現硬化、囊性變及邊緣骨贅等非特異性繼發性骨關節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