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土家醫的傳統外治法(二)

十一、薰蒸療法

薰蒸療法是熏、蒸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 是使藥物在溫度的作用下, 熏、蒸體表, 使肌膚毛孔開啟, 趕寒濕病氣從汗而散, 以治療筋脈氣滯瘀阻病證。

(一)使用方法

1.熏法

熏法主要藥物有冰片, 雄黃、硫黃、三百棒、艾絨、麝香、菖蒲、乳香、沒藥、松香、皂角、桂枝、刺老苞、白京條等20多味藥物, 上藥各適量, 焙乾後研末。 先取艾絨勻鋪在約30km大小桑皮紙上, 再取藥末, 均勻摻在艾絨上, 然後卷成直徑2cm的柱狀熏條, 外用雞蛋清塗抹, 糊上一層桑皮紙, 兩邊各留空3cm, 撚緊即成。 可製作多條備用。 醫者將熏條點燃(無明火焰),

用煙熏、熱烘患處, 每次熏烘5~15分鐘, 日1次。 亦可用一塊浸有桐油的青布鋪於患處, 醫者手持點燃的熏條, 點燒隔布熏患處。

(二)適應證

薰蒸療法多用於治療風氣病、肚子痛、小兒抽筋、骨節痛、風濕麻木、半邊癱瘓、傷寒、受涼、濕疹, 風疹、腰痛、螞蟻不過節、痔瘡等多種病證。 蒸法尤其對比較頑固的風濕麻木、關節腫痛、行走不便的患者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

(三)禁忌證

對一些火熱性疾病如高熱、火眼、火牙痛、嘔吐、咯血, 皰癤, 痔瘡出血、崩漏, 大便幹結等不適宜使用薰蒸療法;對於氣血虧虛、大病之後, 頭昏目眩、心慌, 胸悶、氣急等病亦不適宜薰蒸。 薰蒸後需加強營養, 禁食生涼之物, 同時避風寒、忌房事。

十二、藥棒法

藥棒療法是將藥製成棒狀或將木棒浸藥汁後來捶擊、敲擊病患處的一種療法。

(一)使用方法

用桑樹木或三百棒或艾蒿條等製成便於持握的棒, 或浸人依病證選的藥酒中, 用藥棒直接捶或敲打患處, 使皮膚發紅, 通常每次15-20分鐘。

(二)適應證

本法既有藥物的浸人作用, 又有類似推抹的舒筋活絡作用, 常用於半邊癱、麻木, 肌肉筋膜疼痛, 或頸肩痛、腰腿疼等病證。 棒的大小依病患部位大小而定。 如治療肱骨外上髁炎, 準備藥液:土一枝蒿、三百棒、生卷桕、透骨草各20g、草烏15g, 玄胡30g, 石番12g, 放人500ml的包穀酒中, 再將長15cm、直徑0.5~1km的桑樹枝數根放人酒中, 浸泡15天后取出1根桑枝棒, 以肱骨外上踝為中心, 反復敲打, 藥液幹後再更換, 敲打力量以患者無明&;疼痛為度, 約敲打15分鐘後, 患處皮膚發紅。

十三、滾袋熨貼療法

滾袋熨貼療法是將經藥汁浸泡並加熱的小圓卵石放人布袋內或將熱藥直接放人袋內, 趁熱用布袋在患處來回的滾動或熨貼在患處以達到祛除病痛的方法。 屬於熱熨療法中的一種。

(一)使用方法

選取直徑1~2cm的卵圓石1kg, 將趕風趕寒散瘀止痛之類藥物煎濃取汁, 取卵圓石放人藥汁浸泡2天, 再將取出的卵圓石在火上烤燙, 放人備好的布袋並封口, 醫者手持藥袋, 趁熱在患處來回滾動。 滾動快慢, 以病人可耐受程度時定, 過燙時可滾快一些, 不太燙時滾慢一些。 滾後, 病者頓感血脈流暢、骨肉舒適。 浸藥的卵圓石可再浸藥汁, 重複加溫連用3天。 也有不用滾石者, 如備藥露蜂房200g, 松香200g、蒼術180g、醋200g, 先將露蜂房連外殼搓揉成粗末,

將松香去除泥沙、樹皮及松針等雜質, 與蒼術共碾成粗末, 三藥以文火炒至松香熔化後, 迅速投人醋(邊拌邊撒醋)至手握可以成團, 鬆開時即散的濕潤狀態, 趁熱裝人已備好的布袋內, 馬上熨貼患處, 每次30分鐘, 每天2次, 藥物可反復使用6次, 再次使用時都需炒熱。

(二)適應證

本法有趕寒除濕, 散瘀舒筋的作用, 常用於寒濕關節痛、頸肩疼痛、腰痛及螞蟻不過節等病。

(三)注意事項

注意藥袋的溫度, 治療時需考慮病人耐受程度, 滾動時濕度可高一些, 靜止熨貼時溫度需低一些, 以免患者燙傷。

十四、燈火好法

燈火療法是醫者根據病情用燈芯蘸植物油直接或間接點燒特定穴位, 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最廣泛的外治方法,

是治療小兒病必不可少的治療手段。

(一)使用方法

1.直接燈火

直接燈火又叫明燈火、陽燈火, 醫者根據病情選用一穴或多穴位或忠處, 燈芯一節約3寸許, 蘸植物油(以桐油為宜), 用蠟燭點燃直接點燒選取的穴位, 挨著皮膚火即滅, 速提起力一焦, 叫直接燈火。 如治療小兒走胎, 燒雙耳後小青筋各一焦, 燒時可聽到像一粒米在火中燒炸之聲音效東最十老, 如沒有響聲, 過7天后再燒1次。 撲地驚, 突然跌倒, 不省人事即燒百會, 內關、合谷、湧泉、膻中各一焦, 燒後蘇醒;蛇串瘡, 可沿蛇串瘡分佈方由前向後爆撲數焦(皮膚饋爛者禁用), 一天一次, 病重者1天2次。

2.印燈火

印燈火又叫陰燈火, 醫者根據病情選取穴位, 將點燃的燈芯點燒在醫者內己拇指腹上, 速印在患兒某穴位上,叫印燈火。如治療小兒臍風,出現肚子痛,哭時肚臍周闈鼓起一坨,可印燈火在肚臍中間及兩邊一寸處。此法適用於3歲以下幼兒,由於小兒皮膚細嫩,燒泡後容易引起發炎,故應注意護理。

3.半燈火

半燈火是醫者用自己的拇指緊貼在穴位處,燈芯點燒指甲與穴位的連接處,使被點燒穴位處為半焦的一種療法。本法作用力設較直接燈火緩和,多用於嬰幼兒。

4.隔紙燈火

隔紙燈火是醫生用一張薄紅紙抹上桐油,貼在患處,用燈芯蘸桐油點燃後點燒在紅紙上的一種療法。一個部位可點燒數十焦。此法常用於某些頑固性疾病,如鹽鏟骨冷痛,在鹽鏟處用隔紙燈火燒20余焦即可。

(二)適應證

常用於驚風症、小兒走胎、黃腫包、肚子、肚子痛、受涼、腦殼痛、風氣麻木、扭傷、皰瘡初期等多種疾病的治療。

(三)注意事項

小兒哭吵時,不可強行燒燈火,待其哭畢換氣後,方可重燒。不然會燒反筋,使病情加重;點燒動作要快,不能將燈火停所於穴位處;燈火治療後1周內忌食生冷瓜果、腥臭之物。直接燈火後,注意勿將傷處擦破皮,以免發炎。

速印在患兒某穴位上,叫印燈火。如治療小兒臍風,出現肚子痛,哭時肚臍周闈鼓起一坨,可印燈火在肚臍中間及兩邊一寸處。此法適用於3歲以下幼兒,由於小兒皮膚細嫩,燒泡後容易引起發炎,故應注意護理。

3.半燈火

半燈火是醫者用自己的拇指緊貼在穴位處,燈芯點燒指甲與穴位的連接處,使被點燒穴位處為半焦的一種療法。本法作用力設較直接燈火緩和,多用於嬰幼兒。

4.隔紙燈火

隔紙燈火是醫生用一張薄紅紙抹上桐油,貼在患處,用燈芯蘸桐油點燃後點燒在紅紙上的一種療法。一個部位可點燒數十焦。此法常用於某些頑固性疾病,如鹽鏟骨冷痛,在鹽鏟處用隔紙燈火燒20余焦即可。

(二)適應證

常用於驚風症、小兒走胎、黃腫包、肚子、肚子痛、受涼、腦殼痛、風氣麻木、扭傷、皰瘡初期等多種疾病的治療。

(三)注意事項

小兒哭吵時,不可強行燒燈火,待其哭畢換氣後,方可重燒。不然會燒反筋,使病情加重;點燒動作要快,不能將燈火停所於穴位處;燈火治療後1周內忌食生冷瓜果、腥臭之物。直接燈火後,注意勿將傷處擦破皮,以免發炎。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