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的傳統中醫治療方法

黃褐斑也稱為肝斑和蝴蝶斑, 是面部黑變病的一種症狀, 是發生在顏面的色素沉著斑。 黃褐斑主要因女性內分泌失調, 精神壓力大, 各種疾病(肝腎功能不全, 婦科病、糖尿病)等以及體內缺少維生素及外用化學藥物刺激引起。 如何利用中醫來調理治療呢?

黃褐斑的類型表現

1、國外臨床分為3型

①中央型:皮損主要分佈於前額、頰、上唇、鼻和頦部, 最常見;

②面頰型:皮損主要分佈在頰和鼻部;

③下頜型:主要分佈在下頜部, 偶累及頸部V形區。

2、根據伍氏燈(紫外線燈)下色素深淺將其分為4型

①表皮型:伍氏光下色素程度加深, 顏色更明顯;

②真皮型:色素沉著斑不明顯, 光下顏色不明顯加深;

③混合型:伍氏光下兩型表現均可看到;

④不確定型:由於黃褐斑皮損色素加深或呈黑色, 光下常不能辨認。

中醫治療 :

中醫中藥治療方法很多, 療效不一。 對不同患者應辨證論治, 對肝鬱氣滯型可用疏肝理氣活血之法,

方劑有消遙散、柴胡疏肝散加減。 脾虛型以二陳湯、四君子東加減。 腎虛型以六味地黃丸加減。

黃褐斑的患者多為腎陰虛, 可用杞菊地黃加黃柏、陳皮湯為主進行治療。 活血化淤、疏肝理氣, 用血府逐淤湯、桃仁四物湯。

一、耳穴壓丸

1、取穴主穴:面頰、子宮、內分泌、皮質下。

配穴:肺、腎、肝、脾、大腸、外鼻。

2、治法採用耳穴敷貼之法。

先以耳穴探測儀找到穴區敏感點, 每次主穴必貼, 配穴根據症情酌加。 用王不留行子或磁珠(強度為380高斯)作為壓物, 置於0。 7×0。 7平方釐米的小方膠布上, 敷貼於敏感點。 即予按壓2~3分鐘, 使耳廓潮紅發熱。 每日自行按壓3~4次。 每次敷貼一側耳, 隔日換貼1次, 15次為一療程, 兩耳輸換交替貼敷。 一般需三個療程。

二、耳針加體針:

1、取穴主穴:腎、肝、脾、內分泌。

配穴:均為體穴, 按色素沉著部位選加:前額區配上星、陽白;顴頰區配頰車、四白;鼻樑配印堂、迎香:上唇配地倉。

2、治法每次主穴均取。

採用耳穴毫針刺及貼敷相結合。 即一側耳穴針刺, 方法為, 以5分長之28號不銹鋼毫針, 在敏感點刺入, 不宜過深透過耳軟骨, 有脹痛即可。 另一側耳以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貼敷。 隔日1次, 兩耳交替輪用。 配穴用針刺法, 以28~30號毫針(長1.0~1.5寸), 均採用向色素沉著區方向斜刺, 得氣後, 予小幅度撚轉輕刺激。 耳針和體針均留針30分鐘, 其間行針2~3次。 體針亦隔日1次,

和耳針同步進行, 15次為一療程, 療程間隔7天。

編輯推薦:

怎樣去除黃褐斑 針灸美容去除黃褐斑- 有了色斑怎麼辦啊?- 祛斑小妙招 最見效的3款美白祛斑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