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血和咳血在生活中都有一個別名叫做吐血, 但是很多人由於對於兩者的發病機理不瞭解很容易混淆, 那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呢?該如何鑒別呢?
嘔血和咯血的鑒別要點:
嘔血嘔血病人通常有胃、腸、膽道疾患或肝硬化門脈高壓等疾病的病史, 嘔血之前可先有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等先兆症狀, 嘔血時可伴有頭暈、心慌、面色蒼白、出汗症狀以及血壓和脈搏的改變。 一般來說, 嘔血病人的出血量相對較多, 方式也較急, 嘔出的顏色多為暗紅或棕褐色, 這是血液受胃酸作用的結果。 但嘔血不止病人的血液顏色也可呈鮮紅色,
咯血咯血病人的基礎病變可有支氣管、肺臟、心血管系統疾病, 咯血之前病人常先有喉部搔癢、咳嗽症狀, 咯血時可有胸痛、心慌、發紺等伴隨症狀, 咯血量與嘔血量相比相對要少, 血液的顏色也多呈鮮紅色。 咯血之後病人常無黑便症狀, 但要注意咯血病人若將血液吞咽到胃腸道之後也可出現黑便。
咯血鼻腔出血多從前鼻孔流出, 並常在鼻中隔前下方發現出血灶, 診斷較易, 有時鼻後部的出血量較多, 而易誤診為咯血:口見血液從後鼻孔沿咽壁下流, 用鼻咽鏡檢查可以確診。 此外, 還須檢查有無鼻咽癌、喉癌、口腔潰瘍、咽喉炎及牙齦出血的可能性。
嘔血與咯血可以從以下幾點加以區別:
1、病史:嘔血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腸、肝硬化等病史;而咯血患者一般有結核、支氣管擴張、心肺疾病等。
2、出血方式:嘔血多隨嘔吐排出, 咯血一般是咳嗽後吐出。
3、血液顏色:嘔血的顏色多為暗紅色、棕褐色, 時有鮮紅色;咯血顏色多為鮮紅。
4、血中混雜物:嘔血時多混有食物殘渣和胃液;咯血時則混有痰液。
5、出血前症狀:嘔血前常有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咯血前常有喉癢、胸悶、咳嗽。
6、血液酸鹼性:嘔血的血液呈酸性;咯血的血液呈弱鹼性。
7、出血後痰液性狀:嘔血後無痰;咯血後常有血痰數日。
8、黑便:嘔血患者常有柏油樣便, 嘔血停止後仍可持續數日;咳血患者一般糞便正常,
9、出血部位不同:嘔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 出血部位多在食道、胃、十二指腸等。 咯血則是呼吸道出血的特徵性表現, 通常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或肺臟的出血。
很多患者對嘔血與咳血分不清, 往往將兩者統稱為吐血。 假如患者主訴不清, 很可能導致醫生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