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教育學家通過研究實驗表明, 1-3歲孩子是語言(口語)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也是學習口頭語言的關鍵時期。 所以, 在這期間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如何發展1-3歲寶寶的語言能力?小編告訴你。
語言準備期:又稱語言的預備階段(1—3歲幼兒前期)。
語言發育第一期——單詞句階段:語從孩子出生第12個月到18個月之間。 這個時期的幼兒往往會用一個簡單的詞彙代替和表達完整句子所包涵的意義。 會用手勢、表情等輔助表達自己的意願。
語言發育第二期——多詞句階段:從第18個月到第24個月之間。
語言發育第三期——簡單句階段:24個月到36個月之間。 這個期間的孩子詞彙量明顯增多, 會運用邏輯性教強, 含有主語謂語的簡單句子。
對1~3歲孩子進行語言培養不僅要利用趣味性的活動, 更主要的是將它滲透於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 以及有趣的遊戲、觀察、散步等活動中;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必須使語言和具體事物結合起來, 成人要注意發音標準, 用詞準確, 說話完整、簡潔, 避免說方言、土語、半截子話和口頭語。
通過溝通、閱讀、記憶和書寫準備這四條途徑, 父母可以説明孩子發展語言能力。
一、溝通
1、注意尋找孩子感興趣的問題, 主動與孩子交流;
2、仔細傾聽孩子的表達。 無論孩子的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有條理, 都要耐心地聽, 聽完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 而不要在孩子沒說完時就打斷他的話語;
3、安排一個家庭聊天時間, 全家人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 心平氣和地進行交流, 談談各人一天中的見聞。
二、閱讀
1、在光線明亮的房間或角落, 鋪上地毯或墊子, 讓孩子找到看書時的舒適感覺。
2、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 孩子自己獨立朗讀一篇短小的文章或是有插圖的故事, 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而且, 大人還可以幫孩子糾正不正確的發音。 父母也可以出聲閱讀,
3、在你的書架上騰出位置給孩子, 不要擔心孩子會弄亂你的書, 相反, 孩子會慢慢地成為一個愛書的人。
4、孩子喜歡的是圖畫書, 並喜歡父母讀給他們聽。 按照文字一句一句地讀, 對他們來說是無趣的, 因為他們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所以, 為了讓孩子對此感興趣, 父母應先根據圖畫讓孩子完整地“感知”故事的內容, 再把畫面中的文字讀給孩子聽。
5、教孩子正確的讀取順序。 先讓孩子區分封面和封底, 然後一邊讀書一邊用手指著文字, 培養孩子從左到右閱讀的習慣。
6、讀完後, 讓孩子盡情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三、記憶
1、順口溜、詩歌和兒歌,
2、有觀察、動作和語言共同參與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記憶, 所以, 可以試著給歌曲、詩歌、故事等配上動作和圖片;
3、睡覺前, 和孩子談談一天中發生的有趣事情, 調動孩子去整理、記憶學過的東西。
四、書寫準備
雖然書寫是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 但在上小學前, 孩子們就已經非常喜歡用筆寫寫劃劃了。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順利度過書寫的過度階段。
1、坐姿要正確。 在書寫初期, 最重要的是把好坐姿這一關。 因為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 長期的坐姿不端正, 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骨骼生長。
2、握筆姿勢要正確。 孩子剛學習握筆時,
3、提供適宜的筆。 筆不能過細, 因為太細了, 孩子會用力地抓住筆桿;也不能過粗, 太粗了孩子抓握有困難。 一般來說, 粗細如繪畫用的蠟筆比較合適。
正確的坐姿是:腰背直立, 不能趴在桌子上, 身體不要向一邊傾斜, 頭稍微低下, 椅子的高度要符合孩子的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