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針藥並用攻克周圍性面癱

崔先生, 今年43歲, 2天前因運動大汗後吹冷風而出現右側口眼歪斜, 額紋消失, 眼裂增大, 流淚等症狀, 求診于中醫。 檢查見右側鼻唇溝變淺, 鼓腮漏氣, 吹口哨障礙, 人中溝歪向左側, 不伴有頭暈、頭痛及視物旋轉, 噁心嘔吐, 肢體活動障礙, 口幹口苦等症狀。 精神、食欲、睡眠尚可, 二便正常, 診斷為周圍性面癱, 辨證為風寒型, 給予針刺配合藥物治療。

針刺具有祛風散寒, 溫經通絡的功效, 用於面癱治療時選用攢竹、陽白、迎香、地倉、牽正、水溝、合穀等穴, 每日1次, 每次30分鐘。 開處方:丹參、當歸、防風、白僵蠶、川穹、桔梗、全蠍、蜈蚣,

每日1劑, 水煎取汁口服。 外用中藥加味附烏散:制附片、制川烏、制乳沒、制馬錢子一起共研為細末, 裝瓶備用, 每晚取適量粉末, 用溫開水調勻後敷於患側, 晨起後洗淨即可。 患者每日均感不適症狀逐步減輕, 治療2周後, 達臨床治癒。

周圍性面癱屬中醫口眼歪斜的範疇, 辨證可分為風寒、風熱、氣虛血瘀三型, 臨床多以牽正散為基礎方, 加減治療。 風寒者多加防風、川芎、當歸等藥, 除熱證外皆可加用中藥加味附烏散外用, 以提高治療效果。 目前對針刺治療問題尚存爭議, 但多數醫家認為, 急性期輔助淺刺, 恢復期輔助深刺、透刺可提高治療效果, 只是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使用適宜的補瀉手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