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教育孩子不必打 打孩子易造成五個危害

家長在教育學齡前兒童的時候應不應打罵孩子呢?小編認為, 這是萬萬不可的哦。 父母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僅僅不會起到教育的目的, 還會對孩子的心理等等方面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爸爸媽媽應該要換一種教育方式哦。

打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

一是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雖然幼小,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 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徵是自尊心越來越強, 打孩子是對自尊心的嚴重損傷。 有的孩子越打越“皮”, 從逆反、對抗發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二是迫使孩子說謊。 有的孩子懾于父母的壓力, 表面服輸,

內心不服, 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 學會了見風使舵, 看人臉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三是對父母忌恨報復。 一位母親驚恐地說:“不久前, 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 想不到他竟抓起一隻短凳朝我扔來, 險些砸在我的頭上。 他還恨恨地說, ‘走著瞧吧, 過幾年再算帳!’想想兒子的話, 我的心都涼了。 ”

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家長對孩子動輒打罵, 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經常挨打不僅容易使孩子產生暴躁的性格, 在行為上也是給孩子的攻擊性示範。 當孩子與他人相處不盡如人意的時候, 當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時候, 很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有的孩子離家出走、浪跡社會、最終走上犯罪道路與父母的打罵不無關係。

五是使父母喪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個5歲的孩子挨了父親的打之後, 指著父親說:“你有什麼本事?就會欺負小孩!”父親說:“我打孩子反而讓他瞧不起我, 當時真有點無地自容的感覺。 ”

6種方式取代打罵孩子的教育

多多瞭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 父母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瞭解孩子, 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 儘量對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 多一分瞭解, 就少一分誤解。 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 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父母, 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 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 此時, 父母應該先冷靜下來, 嘗試來傾聽孩子耐心,

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 當父母的心思已經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 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 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 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要知道, 孩子年齡還小, 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 父母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 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 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對孩子放下身段。 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 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對此教育專家建議, 父母要對孩子真正放下身段, 從內心尊重孩子, 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

將孩子當作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 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 表達能力沒有問題, 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去生活, 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 就連父母也很痛苦。 孩子也是人, 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 因此, 同孩子做協商, 各退一步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 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 所以, 當父母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 父母要暫時離開現場, 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 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 再和孩子好好談心。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試試以上的方法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