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濟陰綱目》產後門(中) 驚悸

大全雲:產後髒虛, 心神驚悸者, 由體虛心氣不足, 心之經為風邢所乘也, 或恐懼憂迫, 令心氣受於風邪, 邢搏於心, 則驚不自安。 若驚不已, 則悸動不定, 其狀目睛不轉而不能動, 診其脈動而弱者, 驚悸也, 動則為驚, 弱則為悸矣。

薛氏曰:按人之所主者心, 心之所主者血, 心血一虛, 神氣不守, 此驚悸所由作也, 當補氣血為主。

【驗案】

一產婦患前證, 二度服琥珀地黃丸局方妙香散, 隨效, 再患服之, 其證益甚, 而脈浮大, 按之如無, 發熱惡寒, 此血氣俱虛, 用十全大補加味歸脾二湯, 各百餘劑而愈, 後遇驚恐勞怒複作, 仍服前藥而安。

【方劑】

【加味四物湯】治產後血少, 怔忡無時。

當歸, 川芎, 白芍[炒], 熟地[酒洗], 茯神[去木各一錢], 遠志[去心],棗仁[炒各七分]。

上(口父)咀, 水煎, 食遠服。

【白茯苓散】治產後心神驚悸, 言語失常。

白茯苓, 人參, 熟地黃[各一兩半], 黃芪, 當歸, 白芍藥, 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 桂心, 甘草[炙各一兩], 石菖蒲, 桑寄生[各七錢半]。

上(口父)咀, 每服八錢, 水一大盞半, 生薑五片, 棗三枚, 竹葉三七片, 煎至一大盞, 去滓, 溫服無時。

【熟幹地黃散】治產後心神驚悸, 神思不安。 (以氣血藥為主似矣, 而以羌活為佐者, 豈果有風邪乘之耶)

熟幹地黃[二兩], 黃芪, 白薇, 龍齒[另研各一兩], 茯神[去木], 人參, 羌活,遠志肉[各七錢], 桂心, 防風, 甘草[炙各半兩]。

上(口父)咀, 每服五錢, 水一大盞半, 生薑五片,

棗三枚, 煎至一大盞, 去滓溫服, 不拘時。 方無黃芪, 有荊芥。

【產乳七寶散】初產後服之, 調和血氣, 補虛, 安心神, 鎮驚悸。 (凡產後方古人喜用熱藥, 今人仍古方者亦十之九, 此方以芎歸姜桂為主似太熱矣,為之溫血行血則可若謂其能調和血氣安神鎮驚則未可也, 臨症者悉再詳之)

當歸 , 川芎, 人參, 白茯苓, 桂心, 羚羊角[燒存性], 朱砂[水飛各二錢], 乾薑[一錢]。

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 用羌活豆淋酒調下, 不飲酒者, 用清米飲調下。 如覺心煩熱悶, 以麥門冬去心煎湯調下。 若心下煩悶而痛, 用童便調下。 若覺心胸煩熱, 即減姜桂。 心寒卻加之。 腹痛, 加當歸。 心悶, 加羚羊角。 心虛氣怯,加桂心。 不思飲食或噁心, 加人參。 虛煩, 加茯苓。 以意斟酌, 日二夜一, 服之。

【人參散】治產後臟腑虛,

心怔驚悸, 言語錯亂。 (此方清涼氣血並補, 而治痰不用燥劑, 清心不入苦寒可補辛熱之未備,而獨活防風父治風升舉之法須察之)

人參, 麥冬[去心各八錢], 茯神, 遠志[去心], 獨活, 防風, 生地黃, 甘草[灸],天竺黃[另研], 龍齒[另研], 朱砂[水飛各四錢], 牛黃[另研], 白薇[各一錢],龍腦[另研], 麝香[另研各一錢],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 薄荷酒調下, 不拘時。

【琥珀散】治血虛, 驚悸少寐, 及產後敗血停留, 少腹作痛。

辰砂[另研], 沒藥, 號珀[並研細], 當歸[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二錢, 空心日午臨臥, 白湯調下。

【茯苓散】治產後狂語, 志意不定, 精祌昏亂, 心氣虛, 風邢所致。

茯苓[一方用茯神], 生地黃[各三兩], 遠志, 白薇, 龍齒[各二兩五錢], 人參, 防風,獨活[各二兩],

上為末, 以銀一斤,

水一鬥五升, 煮取七升, 下諸藥煮取三升,溫分三服, 忌菘菜豬, 肉生冷。 一方加荊芥二兩, 甘草一兩二錢半。 (妙在用銀一斤)

【一方】治產後多虛羸弱, 若大汗利, 皆至於死, 此重虛故也, 若中風語謬,昏悶不知人者, 宜服此。 (既不宜大汗何以用羌活二兩所未信也, 下竹瀝一升妙甚)

人參, 茯苓, 羌活, 遠志, 大棗[各二兩], 竹瀝[一升]。

上用水六升, 煮取二升, 下竹瀝, 更煎二升半, 分三服。

【歸脾湯】治產後血氣大虛, 心神驚悸, 怔忡不寐, 或心脾傷痛, 嗜臥少食,或憂思傷脾, 血虛發熱。

人參, 黃芪[蜜炒], 白朮[土炒], 白茯苓, 龍眼肉, 當歸, 遠志[去心],酸棗仁[炒各一錢木香], 甘草[各五分]。

上加薑棗煎服。 加柴胡牡丹皮, 名加味歸脾湯。

【遠志丸】治產後髒虛不足, 心神驚悸, 志意不安,

腹中急痛, 或時怕怖, 夜臥不寧。

遠志[去心], 麥門冬[去心], 黃芪, 當歸[炒], 人參, 白朮, 獨活[去蘆], 白茯苓,桂心, 柏子仁, 山茱萸, 石菖蒲, 熟地黃, 盅乳粉, 阿膠[碎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 煉蜜和搗五七百下: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溫酒送下, 不拘時,日進三服。

【白茯苓丸】石菖蒲, 柏子仁, 琥珀。 (此溫補法於虛寒者宜之, 然心虛則熱收幹內用熱藥又當斟酌)

上為細末, 煉蜜和搗二三百下, 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不拘時, 粥飲送下。

濟陰綱目》目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