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醫脈象之兼脈介紹

兼脈是一種以上的脈象同時並見的脈象, 它可以多至三種以上的綜合, 臨床上由於病情的複雜性, 兼脈是多於單脈的。 對於兼脈首先是要在對單脈有了明確的認識, 對單脈的性質, 脈形、界限都非常清楚亦即掌握了可靠的指標、在指感技術方面確能掌握無誤的條件下, 才能對兼脈正確的認識和使用。

兼脈的出現是有條件的, 某些性質相反的脈象不能形成兼脈, 如浮與沉、遲與數、短與長、洪與細等等。 在兼脈中亦存在相兼各脈的程度條件問題, 它們雖然同時出現但所占比重不一定是等同的。

另外某些脈象(具有複合因素的脈象)究其實它們不過是另立了名目的兼脈而已。 古今諸家對單脈論述多而於兼脈論述就較少, 在提至兼脈時一般是提出兩脈相兼的主病問題而已。 如浮數風熱、沉遲裡寒等等。 兼脈儘管是在明確了單脈後易於瞭解掌握之事, 但它亦有不少相互關係、程度區別、習慣稱謂的合理性問題等等, 茲分別論述如後。

兼脈形成的條件

不難看出脈學受祖國醫學主導思想“陰陽”(二元論)的影響, 因而脈象大都是對比而存在的。 早於《內經》、仲景就有明確的脈分陰陽之說, 如《內經》多處提到浮、沉、大、小、滑、澀, 與分十二經, 分六經, 分人迎、寸口, 分足、寸等等都是這種觀念的反映, 並具體到實踐之中。 仲景分陰陽的觀點反映在辨脈法中認為浮、大、數、動、滑是陽脈,

沉、澀、弱、弦、微是陰脈。 傷寒脈緊中風脈緩亦是兩兩相對, 到王叔和就更為具體了, 二十四脈多是兩兩相對的, 後世脈法諸書大致不出叔和的矩蠖。

由於若干脈象本身實際是兼脈的性質, 在討論兼脈的形成條件時只能先從單因素的脈象進行分析才能清楚。 單因素的脈象之間性質相反的(一陰、一陽)不能相兼, 如浮沉不能柑兼、遲數不能相兼, 其他洪鈿(大、小)、滑澀、長短亦是如此。 此外有兩個問題, 一是不整脈亦即一節律不齊的脈的問題, 從上一種方式看促、結、代三種不整脈是不能相兼的, 但仲景在《傷寒論·太陽篇》有“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 炙甘草湯主之”之文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兼脈與上一種不同,

它不是同時兩種脈合在一起而是先後交替出現。 所以這類脈如相兼它們是與一般的兼脈不同的, 也可以說一般的兼脈是在空間上而節律不齊的兼脈則是在時間上, 一是脈象的力度問題, 有力無力是脈象的基本因素亦是重要的因素, 本來從《內經》起就將無力說成是軟(輕、軟、濡), 但《脈經》以弱細無力為濡, 此說一行就是有條件的無力而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表示無力了。 而有力的條件則包括於弦、緊、實、牢等脈之中, 尤其弦脈是主要的。 因為典型的弦脈是要有張力阻力都要增高增強的條件的。 所以複合因素的有力的脈象都有弦的內容, 如實牢等。 但在實踐發展中叉確有弦而無力的脈,
這是由幹張力雖然增加, 但阻力卻低等情況所造成(與芤相合構成的革脈, 就是這種性質的弦脈), 所以用弦脈完全表示力度就不能在所有條件下和提法上適如其分了。 故爾力度問題就能以有力無力來說明瞭。

以上浮、沉、遲、數、洪、細、滑、澀, 長、短、有力、無力, 這幾組脈象或因素在組內兩者是不能相兼的, 無論是在它們各自單獨出現或者複合在其他脈象中作為複合條件之一時都是如此(當然這些脈性質相同但程度不同的亦符台這個規律。 如沉不能與浮並見伏當然亦不行、遲不能與數並見緩亦不行等等)。 除此之外在臨床上或理論上是都可能出現相兼情況的。 特殊睜況是不整脈之間的相兼, 是先後交替而不是同時並見。

它們亦還可以與不整脈以外的符合上述條件的一種或幾種脈並見構成兼脈。 在上述條件下可以是兩種脈相兼如浮數、芤數、細滑、沉遲、弦澀等, 亦可以是三種脈相見如浮滑數、沉細滑、弦澀沉等等, 亦可以是四種脈相兼如浮洪滑數, 沉細緩滑, 弦澀沉細等。 由於往往有複合因素的脈象相兼於內, 所以究其實兼脈的因素往往不止三四種而是更多。

臨床上更多出現的是兼脈

單脈無疑對理解和掌握脈象是必要的亦是首要的, 但臨床上更多出現的是兼脈。 由於病因病理病位病程體質等眾多因素的影響, 脈象所表達的資訊是多種的, 複雜的, 故爾單脈的出現率遠比兼脈為少。 兼脈的出現機會以帶有綱領性的脈象為基礎者為多, 例如浮沉遲數等:這是由於它們的因素條件單一又在辨證上代表了一個方面的緣故。以這些脈為基礎再複合其他有關脈象就比較全面地反映診病辨證的內容。例如在李時珍《瀕湖脈學》上對浮脈就有:“有力表實,無力表虛,浮遲中風,浮數風熱,浮緊風寒,浮緩風濕,浮虛傷暑,浮芤失血,浮洪虛熱,浮散勞極。”沉脈有:“有力裡實,無力裡虛,沉遲痼冷,沉數內熱,沉滑痰食,沉澀氣鬱,沉弱寒熱,沉緩寒濕,沉緊冷痛口”遲脈有:“有力冷痛,無力虛寒,浮遲表寒,沉遲裡寒。”數脈有:“有力實火,無力虛火,浮數表熱,沉數裡熱,氣口數實肺癰,數虛肺痿。”滑脈有:一“浮滑風痰,沉滑實痰,滑數痰火,滑短宿食。”緊脈有:“中惡浮緊,咳嗽沉緊皆主死。”緩脈有:“浮緩為風,沉緩為濕,緩大風虛,緩細濕痿,緩澀脾虛,緩細氣虛。”弦脈有:“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大主虛,弦細拘急,陽弦頭痛,陰弦腹痛,單弦飲癖,雙弦寒痼,若不食者木來克必難治。”結脈有:“浮結外有癰積,伏結內有積聚。”其他脈學書如《脈語》、《四言舉要》等所舉兼脈內容大致亦不過如此。這只不過列舉一些主要的常見的脈象為主的兩兼脈並不是很全面的,兼脈是在脈形、脈理並不排斥的條件下的排列組合,要一一列出是為數很多的,明白這個道理就是了。在講到兼脈時不必一一列出來,列出來反面繁瑣。重要的是一定要掌握準確單脈的指標才能明確是何脈與何脈相兼,如對單脈就不明確,那麼在數脈相兼的情況下就更無從分辨亦認不出是何脈與何脈複合相兼了。

兼脈所反應的是兩種以上脈象,它的性質亦是它們的“台”或是性質上的“加倍”,例如洪、數都主熱,洪數相兼則主熱更盛了,微脈弱脈都主虛,微弱相兼則主虛極等。或是兩種性質的複合,如浮脈主表,數脈主熱,浮數就是表熱的脈了;沉脈主裡,遲脈主寒,沉遲就是裡寒了,三兼脈四兼脈等亦諸多如此。由於兼脈是臨床上最常見和主要的,所以不能很好的掌握兼脈就等於在臨床上不能掌握脈法和辨證診病。

例如浮沉遲數等:這是由於它們的因素條件單一又在辨證上代表了一個方面的緣故。以這些脈為基礎再複合其他有關脈象就比較全面地反映診病辨證的內容。例如在李時珍《瀕湖脈學》上對浮脈就有:“有力表實,無力表虛,浮遲中風,浮數風熱,浮緊風寒,浮緩風濕,浮虛傷暑,浮芤失血,浮洪虛熱,浮散勞極。”沉脈有:“有力裡實,無力裡虛,沉遲痼冷,沉數內熱,沉滑痰食,沉澀氣鬱,沉弱寒熱,沉緩寒濕,沉緊冷痛口”遲脈有:“有力冷痛,無力虛寒,浮遲表寒,沉遲裡寒。”數脈有:“有力實火,無力虛火,浮數表熱,沉數裡熱,氣口數實肺癰,數虛肺痿。”滑脈有:一“浮滑風痰,沉滑實痰,滑數痰火,滑短宿食。”緊脈有:“中惡浮緊,咳嗽沉緊皆主死。”緩脈有:“浮緩為風,沉緩為濕,緩大風虛,緩細濕痿,緩澀脾虛,緩細氣虛。”弦脈有:“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大主虛,弦細拘急,陽弦頭痛,陰弦腹痛,單弦飲癖,雙弦寒痼,若不食者木來克必難治。”結脈有:“浮結外有癰積,伏結內有積聚。”其他脈學書如《脈語》、《四言舉要》等所舉兼脈內容大致亦不過如此。這只不過列舉一些主要的常見的脈象為主的兩兼脈並不是很全面的,兼脈是在脈形、脈理並不排斥的條件下的排列組合,要一一列出是為數很多的,明白這個道理就是了。在講到兼脈時不必一一列出來,列出來反面繁瑣。重要的是一定要掌握準確單脈的指標才能明確是何脈與何脈相兼,如對單脈就不明確,那麼在數脈相兼的情況下就更無從分辨亦認不出是何脈與何脈複合相兼了。

兼脈所反應的是兩種以上脈象,它的性質亦是它們的“台”或是性質上的“加倍”,例如洪、數都主熱,洪數相兼則主熱更盛了,微脈弱脈都主虛,微弱相兼則主虛極等。或是兩種性質的複合,如浮脈主表,數脈主熱,浮數就是表熱的脈了;沉脈主裡,遲脈主寒,沉遲就是裡寒了,三兼脈四兼脈等亦諸多如此。由於兼脈是臨床上最常見和主要的,所以不能很好的掌握兼脈就等於在臨床上不能掌握脈法和辨證診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