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已經與我們見面了, 在這個時候大家該如何來養好自己的脾胃呢?還有就是該如何去除自己身上的濕氣?這些讓許多人所煩惱的, 在這裡小編就為大家推薦這6種食物,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立秋後天氣仍然很熱, 且雨水多。 這段時間天上有烈日, 地上多水濕, 濕熱交蒸, 合為濕熱邪氣。 《黃帝內經》言“濕氣通於脾”。 因脾喜燥惡濕, 濕邪留滯, 最易困脾。 加之人們喜食生冷瓜果、冷飲, 更助濕邪, 損傷脾陽。 早秋脾傷於濕, 就會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復發種下病根。 因此, 立秋後要保養好脾胃。
健脾開胃的食物有哪些?
1、白果:白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 含有粗蛋白、粗脂肪、還原糖、核蛋白、礦物質、粗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成分。 經常吃白果可以滋陰養顏, 有效抗衰老, 促進血液迴圈, 讓膚色煥發光彩。 另外, 用白果煮糖水還有健脾胃的作用。
2、山藥: 山藥中含有澱粉酶等多種營養物質, 山藥可以健脾養胃, 有助於人體消化。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健脾補益、滋精固腎、治諸百病, 療五勞七傷”之說。 飲食不 節、偏食生冷極易導致腸胃不適, 吃些山藥也有幫助。 山藥屬於澱粉類根莖蔬菜, 在食用時以蒸食、煮食為好, 應當避免油炸、爆炒等烹飪方式。
3、豬肚:豬肚是補益脾胃的佳品, 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補藥”, 是藥膳主食。 豬肚具有補虛損,
4、蓮子:蓮子是收斂強壯的藥品, 能補中安心止瀉, 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蓮子能夠厚腸胃, 治白帶。 ”蓮子有收斂作用, 常食可治療脾虛泄瀉;兒童腸胃消化不良, 整日焦躁不寧, 或是飲食日見減少, 可用蓮子。 老年人失眠而多夢, 神思煩亂, 可用蓮子, 能安臥寧神助睡眠。 5、牛奶:牛奶裡面的物質會對胃黏膜形成一層保護層, 起到養胃的功效, 保護胃黏膜不受損傷, 是最理想的天然養胃食品。 而且牛奶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
6、土豆:土豆富含蛋白質, 甚至優於大豆, 最接近動物蛋白。 總體看, 它的營養價值相當於蘋果的3.5倍。 土豆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 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熱咳及皮膚濕疹也有治療功效。 土豆所含的纖維素細嫩, 對胃腸黏膜刺激少, 有解痛及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
推薦3款健脾開胃食療方
補脾潤肺益中開胃
黃精煨豬肘
原料黃精9克, 黨參9克, 大棗5枚, 豬肘750克, 生薑15克, 蔥適量。
做法1、黃精切薄片, 黨參切短節, 裝紗布袋內, 紮口;2、大棗洗淨待用。 3、豬肘刮洗乾淨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 撈出待用。 4、薑、蔥洗淨拍破待用。 5、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鍋中, 注入適量清水,
注:對脾胃虛弱, 飲食不振, 肺虛咳嗽, 病後體弱者由為適宜。
健脾補血益氣安神
四寶糯米粥
原料桂圓、紅棗、山藥、薏米仁各25克, 糯米100克, 水、冰糖適量;
做法桂圓、紅棗、山藥、薏米仁、糯米加水共煮成粥, 以冰糖調味即成。
注:適用於心血不足之心悸者調理。
健脾開胃填精益氣
醋椒魚
原料黃魚1條, 香菜、蔥、薑、胡椒粉、黃酒、麻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1、黃魚洗淨後剞成花刀紋備用, 蔥、薑洗淨切絲。 2、油鍋燒熱, 魚下鍋兩面煎至見黃, 撈出濾幹油;3、鍋內放少量油, 熱後, 將胡椒粉、薑絲入鍋略 加煸炒, 隨即加入鮮湯、酒、鹽、魚, 燒至魚熟, 撈起放入深盤內,
注:對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尤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