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襠的要求與運用

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陳式太極拳對於腰部的要求及應用,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講一講“襠”在陳式太極拳中的要求和應用表現, 通過結合兩篇文章, 希望大家的在太極拳練習上掌握要領, 更進一步。

襠部和腰部是連接在一起的, 是我們完成哥哥太極拳動作的中心樞紐與力量源泉。

襠部運動路線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太極襠應走下弧, 即“鍋底襠”;一種說襠應走後弧, 即“∞字襠”。

為了更有利於腰襠的結合, 襠部的運動應兩者相結合進行練習, 更有利於使周身結合。

所以說, 練習時要注意利用襠部的力量,

從而使上肢動作和下肢動作相協調。

練習陳式太極拳時要適當地斂臀和翻臀, 就是說在動作定勢時, 臀要斂, 斂臀襠部前開後合, 否則後襠合不住, 不能使骶骨和脊柱成一直線;還應把頂和襠聯繫起來, 稱為“提頂吊襠”, 就是用意識使肛肌向內收斂, 但不可用力, 並要與盤臀相聯繫, 使每個動作過程肘都要“吊”或“裹”襠, 以保證軀幹在運動時的正確姿勢。

在每一動作過程中, 臀又要翻, 翻臀前襠合住, 大腿根撐開, 襠自圓, 襠腰勁合好、下好後, 如臀泛不起來, 不僅前襠合不住, 連上體亦皆扣不住, 腰勁下不實, 上下盤也扣合不住勁, 則形成底無力, 動作不穩固。

只有斂翻協調運用才有利於周身動作的完整性。 它和頭頂懸的要求一樣,

靠意念的支配而不用拙力。

簡而言之, 每一個動作的實現, 都離不開襠部的作用。

襠部在重心轉換中的運行路線也不可忽視。 在初學階段, 為了便於掌握動作, 襠的運行路線可以只走後弧(∞字襠), 但隨著動作的熟練和腿部力量的增加, 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襠走下弧的技術動作, 再進一步後, 襠部的運行路線就應該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練習。

就襠的運行路線而言, 襠走下弧, 在拳架較低的前提下, 再加上這種襠走下弧的要求, 其運動強度大、難度大、很吃功夫, 無論對練功還是健身都有極大好處;襠走後弧有利於動作圓滑連貫, 也有利於引化外來的衝擊力。

比如“雙推手”右腳開步後, 雙手在左肩合力, 重心由左腿向右腿轉換時就應襠走下弧。

又如“撇身捶”中, 右臂打“七寸靠”時就要用襠走下弧才更具威力;再如“攔紮衣”一式, 開步合手後重心由左向右移動時就要用襠走後弧, 才有利於肩肘的撐開與連貫;“摟膝”一式中的第一小節就要用襠走後弧, 有利於動作的飽滿圓滑。

上述例子只是就襠走下弧或後弧而言, 如果兩者結合起來, 就更能顯示陳式太極拳的圓滑及剛柔相濟等特點。

比如“攔紮衣”變“六封四閉”時, 第一次移重心襠應走後弧, 第二次移重心襠就應走下弧, 襠的兩種移動路線相結合, 借助左腿的蹬力、雙手與腰胯結合, 此時如果發力就會更加威猛。

總的來說, 走下弧襠和走後弧襠相結合, 才更利於塌腰、合腹、開胯、胸腰折疊和腿功的運用。

腰部的左右旋轉和腿部的虛實轉換, 是靠胯關節的松活來完成的, 如果兩胯松不活, 死頂住骨盆, 腰也就難以起到軸的作用, 襠就更難完成兩種弧線的協調結合。

掌握好松胯的難度較大, 因為胯部支撐著上半身的重量, 胯部放鬆, 膝關節及大腿肌群的負擔就要加重, 氣就難沉丹田, 就會出現胸悶難受的現象。

為了便於掌握此動作, 首先要保持上身部位的中正舒適, 屈膝下蹲時膝蓋不能超過腳尖, 開胯不能過大, 否則拉力鬆弛使腿部的基礎伸縮力不強而造成浮而不固。

練習低架子時, 要特別強調膝關節不過足尖, 避免太過會形成蕩襠的毛病。 如果胯不松而肩硬向下垂, 肋部和腹部肌肉受壓, 從而導致氣不能下降, 氣機升降功能就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

就難以達到腹內靜鬆氣騰然的要求。

所以在練習時要做到舒松靈活, 為了更好地松胯可以先把腹部鬆開, 並且必須注意虛實。 還可以經常採用一些幫助胯關節鬆開的彎腰、壓腿、壓膝、壓胯根的一些基本動作, 以提高胯的靈活性和柔韌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