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原因引起的人體血清膽固醇和三醯甘油(甘油三酯)等血脂成分高於正常值時稱為高脂血症。 臨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者病因不明,
多有家族史和遺傳史;繼發性者則多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腎病綜合征、胰腺炎等引發。 本病臨床表現錯綜複雜, 可以毫無症狀, 亦可表現為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糖尿病等疾病的症狀。
中醫將本病的病因概括為正虛和邪實, 虛為肝腎虧損, 氣血不足, 氣化無力, 或脾失健運, 水穀不能化為精微;實為痰飲, 瘀濁之邪內蘊, 阻遏脈絡,
(1)針刺療法 取中脘、脾俞、氣海、內關、豐隆、足三裡。 每次選取3—4穴, 交替使用。 撚轉進針, 得氣後留針20分鐘, 中間行針1次, 每日1次, 10次為一療程。 亦可在得氣後加電針(頻率8~10赫茲交流脈衝), 持續15分鐘。
(2)氦氖鐳射穴位照射 取內關。 兩側穴位交替使用。 每日1次, 每次15分鐘, 10次為1療程。
(3)耳針療法 取內分泌、皮質下、神門、交感、心、肝、腎。 每次選用3—4穴, 用碘酒嚴格消毒後, 毫針中等強度刺激, 留針30分鐘, 間歇運針, 兩耳交替使用。 隔日1次。
(4)艾灸療法 取足三裡、絕骨。 患者平臥位, 每次灸1側, 將艾絨做成黃豆大小的艾柱, 每穴灸3—5壯, 每星期1—2次, 10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