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濕疹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 多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 還可能和精神因素、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功能失調、代謝障礙、消化不良等因素有關。 引起變態反應的因素可為食物(如牛奶、魚蝦、海鮮等)、吸入物(如花粉、動物的皮毛、油漆、化學氣體等)、接觸物(如漆樹、藥物、化妝品、織物、肥皂、助聽器外殼的化學物質等)及其他內在因素等。 潮濕和高溫常是誘因。 外耳道內濕疹常由接觸過敏引起。 最重要的過敏原是局部用藥, 如硫酸新黴素、多粘菌素B。 膿性分泌物,細菌或病毒感染等也可引起外耳道濕疹。
臨床表現
1.急性濕疹
患處奇癢, 多伴燒灼感, 挖耳後流出黃色水樣分泌物, 凝固後形成黃痂。
2.亞急性濕疹
多由急性濕疹未經治療、治療不當或久治不愈遷延所致。 局部仍瘙癢, 滲液比急性濕疹少, 但有結痂和脫屑。
3.慢性濕疹
急性和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或久治不愈, 就成為慢性濕疹, 外耳道內劇癢, 皮膚增厚, 有脫屑。 外耳道濕疹可能反復發作。
檢查
檢查見耳郭前後皮膚、耳郭後溝或耳周皮膚, 濕疹外形可以是很小的斑點狀紅疹, 散在或密集在一起, 也可以表現為丘疹、水皰、糜爛、漿液性滲出、黃色結痂等。
併發症
有的小兒可因此影響睡眠和食欲。
治療
1.病因治療
盡可能找出病因, 去除過敏原。 病因不明者, 停食辛辣、刺激性或有較強變應原性食物。
2.全身治療
口服抗過敏藥物, 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特非那丁, 非索非那丁等。 如繼發感染, 全身和局部加用抗生素。
3.局部治療
(1)急性濕疹滲液較多者, 用爐甘石洗劑清洗滲液和痂皮後, 用硼酸溶液或醋酸鋁溶液濕敷。 乾燥後用氧化鋅糊劑或硼酸氧化鋅糊劑塗搽。 局部紫外線照射等物理治療也有説明。
(2)亞急性濕疹滲液不多時, 局部塗搽2%龍膽紫溶液, 乾燥後用氧化鋅糊劑或硼酸氧化鋅糊劑塗搽。
(3)慢性濕疹, 局部乾燥者, 局部塗搽氧化鋅糊劑或硼酸氧化鋅糊劑、10%的氧化鋅軟膏、白降汞軟膏、抗生素激素軟膏或艾洛松軟膏等。 幹痂較多者先用雙氧水清洗局部後再用上述膏劑。 皮膚增厚者可用3%的水楊酸軟膏。
預防
1.避免食用或接觸變應原物質, 及時治療中耳炎及頭部的濕疹, 改掉挖耳等不良習慣。
2.避免受熱出汗, 保持皮膚清潔, 乾爽。
3.小兒衣服要寬鬆, 柔軟, 要棉織品。
4.如發現耳流黃色液體, 及時到醫院進行清洗、上藥。
飲食要清淡, 多食水果、蔬菜、豆類及高纖維素類食物, 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如魚、蝦、辣椒、濃茶、咖啡、酒類等。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外耳濕疹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 外耳濕疹在我們生活中時有發生對於外耳濕疹這可類型的疾病我們要及早治療, 避免出現嚴重的後果, 以上介紹的有關外耳濕疹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