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胡荽子的藥用價值與應用

拼音名

Hú Suī Zǐ.

英文名

Coriander Fruit, Coriander Seed.

別名

芫荽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riandrum sativum L.

採收和儲藏:8-9月果實成熟時採取果枝, 曬乾, 打下果實, 除淨雜質, 再曬至足幹。

原形態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高30-100cm。 全株無毛, 有強烈香氣。 根細長, 有多數纖細的支根。

莖直立, 多分枝, 有務紋。 基生葉一至二回羽狀全列, 葉柄長2-8cm;羽片廣卵形或扇形半裂, 長1-2cm, 寬1-1.5cm。

邊緣有鈍鋸齒、缺刻或深裂;上部莖生葉三回至多回羽狀分裂, 末回裂片狹線形, 長5-15mm, 寬0.5-1.5mm。

先端鈍, 全緣。 傘形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 花序梗長2-8cm;無總苞;傘輻3-8;小總苞片2-5, 線形,

全緣。

小傘形花序有花3-10, 花白色或帶淡紫色, 萼齒通常大小不等, 卵狀三角形或長卵形;花瓣倒卵形, 長1-1.2mm, 寬約1mm。

先端有內凹的小舌片;輻射瓣通常全緣, 有3-5脈;藥柱于果成熟時向外反曲。 果實近球形, 直徑約1.5mm。

背面主棱及相鄰的次棱明顯, 胚乳腹面內凹, 油管不明顯, 或有1個位於次棱下方。 花果期4-11月。

性狀

性狀鑒定:果實為2小分果合生的雙懸果, 呈圓球形, 直徑3-5mm。 淡黃棕色至土黃棕色, 頂端可見極短的往頭殘跡, 多分裂為二, 周圍有殘存的花萼5枚。 表面輕粗糙, 有不甚明顯的波狀棱線10條與明顯的縱直棱線12條相間排列。 基部鈍圓, 有時可見小果柄或果柄痕。 小分果背面隆起, 腹面中央下凹, 具3條縱行的棱線, 中央較直, 兩側呈弧形彎曲, 有時可見懸果柄。

果實稍堅硬。 氣香, 用手揉碎, 散發出特殊而濃烈的香氣, 味微辣。

藥理作用

乾燥成熟之果實為弱的芳香劑, 一般可與其他藥合用作矯味劑。 也能增進胃腸腺體分泌, 還能促進膽汁分泌。 所含揮發油具有某些抗真菌作用。

性味

味辛;酸;性平。

歸經

歸肺;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

健胃肖積;理氣止痛;透疹解毒。 主食積;食欲不振;胸膈滿悶;脘腹脹痛;嘔惡反胃;瀉痢;腸風便血;脫肛;疝氣;麻疹;辣疹不透;禿瘡;頭痛;牙痛;耳癰。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6-12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煎水含漱或熏洗。

注意

有火熱者禁服。

各家論述

1.《千金.食治》:消穀, 能複食味。

2.《本草拾遺》:主小兒禿瘡, 油煎敷之。 亦主蟲毒、五野雞病及食肉中毒下血, 煮令子拆, 服汁。

3.《綱目》:發痘疹,

殺魚腥。

4.《分類草藥性》:治小兒痘疹不出, 辟四時不正之氣, 發表散寒, 治鼻塞不通。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我們詳細的學習了關於胡荽子的相關知識, 我們知道了胡荽子具有健胃肖積;理氣止痛的功效, 胡荽子針對食積;食欲不振;胸膈滿悶等症狀也十分有效。 如果大家想瞭解更多關於中藥的相關知識, 別忘了閱讀下一篇文章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