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時節, 天氣變化無常。 早晚的溫差可在10℃左右。 低溫會讓血管急劇收縮, 高溫會使人體的血流加速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中老年人一旦遇到溫差大的天氣, 就容易發生腦血管破裂造成腦出血。 此外, 心理因素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發的重要誘因。 人體在高溫環境下, 交感神經易興奮, 同時人們的情緒易煩躁, 加上晝長夜短, 睡眠品質普遍下降, 很易出現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發生腦出血的幾率也會上升。
1穩定血壓
積極控制高血壓必須長期、有效、積極地將血液控制在正常範圍。
2調整情緒
保持樂觀情緒, 避免大喜或盛怒
保持樂觀情緒, 避免大喜或盛怒。 做到心境平靜, 減少煩惱, 悲喜勿過, 淡泊名利, 知足常樂, 要冷靜地對待和處理各類問題。 人的情緒安然, 就不會引起血壓升高, 也就減少了腦出血的發病機率。
3飲食調節
飲食要注意低脂、低鹽、低糖, 少吃動物的腦、內臟, 多吃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
4戒煙戒酒
煙和酒都能使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加速動脈硬化, 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的人, 尤其應戒煙酒。
5生活規律
要建立合理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因為老年人生理調節和適應機能減退, 生活無規律易使代謝紊亂促進腦出血發生, 老年人要儘量避免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過度, 要注意勞逸結合。
6預防便秘
大便燥結, 用力排便, 不但腹壓升高, 血壓、顱內壓也同時上升, 極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發腦出血。
7勿下蹲排便
下蹲排便時, 人的下肢血管會發生嚴重屈曲, 加上屏氣排便, 腹內的壓力增高, 可使血壓增高, 從而增加腦出血的危險。
8防止跌倒
多數老年人都患有動脈硬化, 加上血管壁較脆弱, 若不小心跌倒, 易造成顱內血管破裂, 引發腦出血, 因此老年人在日常活動和鍛煉時要特別小心, 避免跌倒。
9足量飲水
體內缺水時, 會使血液變稠, 血流變慢, 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幾率。 因此老年人平時要養成多飲水的習慣, 特別是晚睡前、晨起時, 飲1-2杯溫水, 可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
10注意天氣變化
老年人對天氣適應能力減弱, 過冷過熱皆可使血管過於緊張收縮或血粘度增加誘發腦出血。 因此一定要隨時注意天氣冷暖的變化, 隨時增減衣服。
儘管春夏交替時腦出血出現高發趨勢, 但腦出血可防可治, 老年人大可不必談虎變色, 應積極調整心態, 堅持用藥, 並定期門診隨訪, 才是有效降低腦出血發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