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鼻衄的刮痧療法

鼻衄可由局部外傷, 如挖鼻孔、撞擊等損傷引起或因鼻中隔彎曲, 鼻腔和鼻竇炎證或腫瘤, 或全身性的原因引起。 有的婦女在月經期容易出血, 稱為“倒經”, 與內分泌失調有關。 還有些是因氣溫高或空氣乾燥而使鼻出血。 臨床上鼻出血可以從一側鼻孔流出甚至從口中和另一側鼻孔中同時流出。

鼻衄大部分為單側鼻腔出血, 雙側者較少見。 如出血部位在鼻腔前段, 血液多從前鼻孔流出;鼻腔後段出血, 常迅速流入咽部, 從口吐出。 青少年、兒童的鼻出血多位於鼻腔前端, 老年人以後鼻孔出血多見。 本病臨床分為肺熱與胃熱2型。

一、肺熱

(一)症狀

鼻衄伴有鼻塞, 口鼻乾燥, 咳嗽發熱等症。

(二)治法

(1)選穴 迎香、風池、合谷、孔最。

放痧:少商。 (見圖7-2-2、圖7-2-3、圖7-3-1、圖7-3-2)

(2)定位 少商:在手拇指末節橈側, 距指甲角O.1寸(指寸)處。

迎香: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約0.5寸, 當鼻唇溝中。

風池:在項部, 當枕骨之下, 與風府穴相平, 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合穀:位於手背, 第一、第二掌骨間, 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孔最:在前臂掌面橈側, 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 腕橫紋上7寸處。

(3)刮拭順序 先刮後頭部風池, 再刮面部迎香, 然後刮孔最, 最後刮手部合穀, 放痧少商。

(4)刮拭方法 瀉法。 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 先刮頸後部風池穴, 重刮, 刮至病人不能耐受為止。 再刮頭部迎香,

因為面部出痧影響美觀, 因此手法要輕柔, 以不出痧為度, 且面部不需塗抹活血劑, 通常用補法, 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 方向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可每天1次。 然後刮拭前臂內側孔最穴和手部合穀穴, 重刮, 出痧。 少商放痧, 針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 使血液積聚於針刺部位, 經常規消毒後, 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被刺部位或穴位, 右手持針, 對準穴位迅速刺人1~2分深, 隨即將針退出, 輕輕擠壓針孔周圍, 使少量出血, 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

二、胃熱

(一)症狀

鼻衄伴身熱煩躁, 血色深紅, 口渴口臭, 牙宣, 大便燥結等症。

(二)治法

(1)選穴 內庭、二間、巨髎、上星、天樞。 (見圖7-1-5、圖7-3-1、圖7-3-3、圖7-3-4)

(2)定位 內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間縫紋端。

二間:在食指本節(第二掌指關節)前,

橈側凹陷處。

巨髎:面部, 瞳孔直下, 平鼻翼下緣處, 當鼻唇溝外側。

上星:於人體的頭部, 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

天樞:仰臥位, 天樞穴位於人體中腹部, 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

(3)刮拭順序 先刮面部上星、巨髎, 再刮腹部天樞, 然後刮手部二間, 最後刮足部內庭。

(4)刮拭方法 瀉法。 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 先刮面部上星、巨髎, 因為面部出痧影響美觀, 因此手法要輕柔, 以不出痧為度, 且面部不需塗抹活血劑, 通常用補法, 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 方向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可每天1次。 再刮拭天樞穴, 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 出痧為度。 然後重刮手部二間穴, 30次, 重刮, 可不出痧。 最後刮足部內庭, 30次, 重掛, 出痧為度。

三、病例

李某,

女, 50歲。 患者每年夏收以前鼻衄難止, 最近復發數日, 形健, 口唇略淡, 自覺口渴口臭。 脈右關弦短, 左關沉小短弱。 舌淡紫, 苔薄白。 取內庭、二問、巨髎, 上星、天樞穴, 在塗抹刮痧油之後, 行刮痧治療, 每日1次, 2日後, 鼻衄未止。 脈右小弦軟, 左關小弱短, 舌淡紅苔薄白。 4日後鼻衄止, 左側後枕及左側腰疼。 治療後第五日當晚鼻衄量甚多, 治療後鼻衄止。 惟頭昏乏力, 面微浮腫。 脈右弦, 左關細弦弱。 治療後15日, 鼻衄未再發作。 後隨訪3個月, 未見復發。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