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治療, 迄今為止, 尚未發現一種經得起多次重複的、時間考驗的、被世界各國公認的特效療法。 目前仍處於不斷地摸索和驗證中。 關鍵在於做好預防工作, 做好遺傳諮詢、產前檢查、攜帶者的家譜分析和檢查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重要措施。 本病除假肥大型外, 多數不影響其壽命。 晚期患者可因嚴重肌肉萎縮而出現肢體攣縮和畸形。 適當體育活動、按摩、體療有助於改善肢體功能, 延緩殘廢時間。
先天不足肝腎虧損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是由於遺傳而來已經現代醫學證實。 中醫自《內經》始有對遺傳因素對人之影響的認識。
後天失養 脾氣虛弱
脾乃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主肌肉及四肢。 正常生理狀態上, 能過胃之受納腐熟水穀, 脾之運化功能, 攝取營養精微物質, 變化而為氣血。 脾臟健運, 氣血生化有源, 肌肉筋脈,
痰瘀互結 留著肌肉
脾主運化水濕, 若脾氣虛弱, 脾失健運, 不能運化水濕, 化生氣血, 面則釀生痰濁。 氣為血之帥, 血為氣之母。 由於先天不足, 脾腎氣虛, 久則氣無力以推動血液運行漸至血瘀之證, 痰濁血瘀互結, 留著肌肉, 阻滯經脈, 日見局部肌肉假性肥大, 肌肉增粗變硬。
總之,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的主要病因是由於稟受父母之精氣不足, 導致小兒肝腎虧損脾氣虛弱而致, 久則痰瘀互結, 留著肌肉不去, 形成本虛標實之複雜病機,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