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高耳針療效的三個基本因素

提高耳針療效, 主要取決於下列三個基本因素, 即配方好, 穴位准, 手法對。 打個比喻:配方好, 似中醫之中藥處方, 穴位准似按中藥處方中各藥味是否正確, 手法對似中藥處方中各藥味之劑量。 當然, 這個比喻並不太恰當, 尤其是手法, 它的內容比中藥處方中各藥味劑量豐富得多。

一、配方好 配方好是提高耳針療效的第個環節。 它要求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上, 熟練地, 靈活地運用第二章中所述之取穴原則。 取穴要對症, 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

二、穴位准穴 位准是提高耳針療效的另個基本因素。 穴位准不是指機械地按耳穴的解剖部位紮准就算穴位准了,

而是指在耳穴的這個區域內紮准敏感點。 因為耳穴雖不大, 但有它一定的區域。 當人患病時, 敏感點常不是一個穴位的整個區域, 往往是這個區域中的點。 穴位准指的是紮准這個敏感點。 這就需要在扎針前仔細地用壓痛法尋找其壓痛點, 或用肉眼觀察法尋找其陽性反應, 或用良導法探測其敏感點, 然後再準確地紮在敏感點上。

三、手法對 手法對包含三個內容, 一是針刺方向, 二是針感, 三是刺激量。

1.針剌方向要根據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病種選擇針刺的方向。 例如, 針刺胃穴時, 若是為了止吐(如防治暈車、暈船或耳針麻醉作胃腸手術時的噁心嘔吐), 針尖應刺向賁門穴方向;若是為了治療消化性潰瘍,

針尖應刺向十二指腸方向。 臨床經驗證明, 按這樣的方向刺, 療效就較好。

2.針惑耳針與體針一樣, 要求獲得一定的針感, 療效

才好。 一般的針感是, 痛、脹、熱、疲、麻等。 有些病症則要求針感直達病所, 療效才佳。 如治療坐骨神經痛、牙痛、腰背痛……等病, 最好針感能到達病所。 如用耳針治療坐骨神經痛, 針刺坐骨神經穴時, 一般要求針感應使患肢有熱感, 或冷, 或疲麻, 或脹, 或疼痛突然消失(或大大減輕)等感覺。 若無上述針感則應調整針尖方向, 或拔出針另尋敏感點針刺或撚轉針(順一個方向撚轉或左右撚轉), 以獲得預期針感。 臨床經驗告訴我們, 若針感好, 常可獲得“針到病除”之良好效果。

3.剌激量因為刺激量=刺激強度X刺激時間,

故對各耳穴的刺激量就是指對各耳穴給予多大的刺激強度, 以及刺激時間和留針時間的長短。 我們對某一疾病進行臨床辨證後, 必須正確決定對各個耳穴的刺激量, 這是耳針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 配穴好、穴位准、手法對是提高耳針療效的三個基本因素。 只有認真抓住這三個基本因素, 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有的人由於沒有或沒有完全抓住這三個基本因素, 造成耳針療效不佳, 不去從這三個因素查其原因, 就說耳針無效, 這是不妥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