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極拳視頻 解說怎樣練習好太極拳(下)

練習太極拳需要長年累月的堅持, 練習時間久了自然就能領悟其中的要點。 下面, 小編就來為你介紹一下關於太極拳的練習方法以及一些練習要點的解釋, 一起跟著小編往下瞭解一下吧!

怎樣練好太極拳

(一)基礎階段

第一階段為基礎階段, 初學太極拳如學寫字, 要求字體工整、準確。 太極拳也要首先做到姿勢動作正確, 符合要求, 打好形體基礎。 形體基礎包括:手型、步型、身型、手法、步法、身法、腿法、眼法等, 避免錯誤定型, 一旦形成錯誤定型, 就很難改正。 因此, 為了打好基礎, 技術要求如下:

1.端正:打太極拳首先要注意姿勢端正,

特別要保持上體自然正直, 腰脊中正, 兩肩、兩胯自然放鬆, 不可俯仰歪斜, 或聳肩、扭胯。 其它部位也要按照要求切實做好。 任何一個部位不得要領, 必然牽扯其它部位, 造成錯誤定型。 例如姿勢中臀部外凸, 必然牽連腰部和胸部前挺, 腹肌緊張。 因此, 初學階段要抓住姿勢“端正”這一身法中的主要方面, 其它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2.穩定:要使上體端正舒適, 必須首先保持下肢穩定。 步型、步法既是姿勢當中的一部分, 又是整個姿勢的基礎。 如果步子過小過窄, 或腳的位置、角度不對, 以及變換動作時虛實不清, 勢必造成身體重心不穩。 因此必須把步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楚, 可以單練各種樁步和步法, 先把身體重心的變換搞清楚。

這樣既利於培養下肢的支撐力量, 又能把主要步型(弓步、虛步、僕步、獨立步等)、步法(進步、退步、側步、跟步等)的要領掌握好。 此外, 根據具體情況, 多練各種腿法(蹬腳、分腳、擺腳、踢腿等)和腰部的柔韌性練習, 可以增強下肢力量, 有利於動作的穩定。

3.舒松:初學時, 姿勢動作要注意舒松自然。 舒松不是軟塌無力, 而是按照規矩, 儘量把動作做得舒展些。 太極拳的特點是輕緩柔和, 沉著自然, 要求“運動如抽絲”。 初學者往往不適應這種要求, 容易使用拙力, 造成不必要的緊張, 甚至僵硬, 破壞了姿勢動作的端正、穩定。 初學打基礎時必須注意克服這一毛病, 首先由舒松柔和入手, 把不必要的緊張和生硬的僵勁去掉, 姿勢動作力求舒展大方,

自然柔和。

4.輕勻:為了較快地掌握太極拳輕緩柔和的運動特點, 初學時, 注意動作要慢、要柔, 用力要輕、要勻。 快和慢是相對的, 不是越慢越好。 一般說來, 初學者動作慢一些, 用力輕一些, 易於使動作準確, 速度均勻, 消除拙力。 初學時如果動作不熟練, 可以在姿勢之間稍有停頓, 體會一下要領, 邊想邊做。 但是動作熟練之後, 就要努力保持勻速運動, 起落轉換不可忽快忽慢, 忽輕忽重。

(二)熟練階段

這一階段著重掌握太極拳的動作規律, 體現太極拳的運動特點。

要注意以下要點:

1.連貫:打太極拳在姿勢動作有了一定基礎之後, 就要努力做到節節貫串。 各個姿勢動作要前後銜接, 一氣呵成, 好象行雲流水一樣, 前一個動作的完成,

就是下一個動作的開始, 不可中途斷續。 比如, “攬雀尾”動作, 初學時可以把掤、捋、擠、按分成四個局部動作, 獨立開來;熟練之後, 就要把四個動作銜接在一起, 動作中間雖然仍要保持一定的節奏感, 但是一個動作做完後, 微微一沉, 似停非停, 馬上接下一個動作, 整個過程精神貫注, 意念集中, 不可鬆懈間斷。 就像練習鄭多燕減肥舞一樣, 需要動作連貫。

2.協調:練太極拳是全身性活動, 要求上下相隨, 完整一氣, 全身各部位的運動保持協調一致。 比如做“雲手”動作, 腰脊轉動, 帶動了兩臂在空間畫圓, 兩手掌隨著臂部運動不斷地內外翻轉, 兩腿支撐整個身體左右移動重心, 頸部也隨軀幹自然扭轉, 同時兩眼不斷注視交換的手,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處處牽連、密切配合的全身運動。 不可手腳快慢不一, 軀幹、四肢脫節的現象。 比如, “攬雀尾”的弓步動作, 腿已經“弓”出去了, 手還沒有“擠”出去(或“按”出去);“摟膝拗步”時, 右手摟膝先結束, 左手還在推掌。 這樣, 就與協調的要求不相符合, 違背了“周身相隨”的要求。

(三)提高階段

練太極拳要懂得用勁和換勁的方法。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 什麼是“懂勁”?“勁”就是運動中力量的運用, “懂勁”就是了解太極拳的用力特點, 掌握用力的要領。 在這一節段要著重練習勁力完整, 內外統一。 從練套路來講, “勁力完整”就是指運勁過程中, 力量連綿不斷, 剛柔相濟。 “內外統一”是指意念、呼吸與動作協調配合。 只要經常練習, 認真體會, 做到勁力完整、內外統一並不困難。

練習中要注意掌握以下要點:

1.意念集中,以意導動:練太極拳自始至終要求思想集中。但在初學階段,思想大多集中在該打哪個式子和檢查姿勢動作是否符合要領上,技術熟練以後,思想就逐步轉到勁力運用方面來。例如,“簡化太極拳”中的“攬雀尾”,熟練以後,我們要把意念集中到勁力運用以及與其有關的想像上。比如捋勁要有牽引或是捋住物體的想像,按勁要有向前推按的想像,同時與腰腿的用勁結合,意念活動從機械地做動作,轉為用意念引導動作,這就使力量和動作更為充分準確,富有內容。

2.虛實分明,剛柔相濟:運動本身就是矛盾。在武術練習中,常常把矛盾轉換概括稱做虛實變化。太極拳從整體運動來分,除個別情況外,動作達到終點定式為實,動作變轉過程為虛;從動作局部來分,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的腿為虛,體現動作的虛實,我們用力的時候,就要有張有弛,區別對待。實的動作和部位,用力要求沉著、充實;虛的動作和部位,要求輕靈、含蓄。例如,動作達到定式或趨於完成時,腰脊和關節要注意松沉、穩定。動作變轉運動時,全身各關節要注意舒松、活潑。上肢動作由虛而即時,前臂要沉著,手掌逐漸展指、舒掌、塌腕,握拳要由松而緊;由實而虛時,前臂運轉要輕靈,手掌略微含蓄,握拳由緊而松。這樣,結合動作的虛實變化,勁力有柔有剛,張弛交替,打起拳來既輕靈又沉著,避免了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和雙重、呆滯的毛病。

練習中要注意掌握以下要點:

1.意念集中,以意導動:練太極拳自始至終要求思想集中。但在初學階段,思想大多集中在該打哪個式子和檢查姿勢動作是否符合要領上,技術熟練以後,思想就逐步轉到勁力運用方面來。例如,“簡化太極拳”中的“攬雀尾”,熟練以後,我們要把意念集中到勁力運用以及與其有關的想像上。比如捋勁要有牽引或是捋住物體的想像,按勁要有向前推按的想像,同時與腰腿的用勁結合,意念活動從機械地做動作,轉為用意念引導動作,這就使力量和動作更為充分準確,富有內容。

2.虛實分明,剛柔相濟:運動本身就是矛盾。在武術練習中,常常把矛盾轉換概括稱做虛實變化。太極拳從整體運動來分,除個別情況外,動作達到終點定式為實,動作變轉過程為虛;從動作局部來分,主要支撐體重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換步的腿為虛,體現動作的虛實,我們用力的時候,就要有張有弛,區別對待。實的動作和部位,用力要求沉著、充實;虛的動作和部位,要求輕靈、含蓄。例如,動作達到定式或趨於完成時,腰脊和關節要注意松沉、穩定。動作變轉運動時,全身各關節要注意舒松、活潑。上肢動作由虛而即時,前臂要沉著,手掌逐漸展指、舒掌、塌腕,握拳要由松而緊;由實而虛時,前臂運轉要輕靈,手掌略微含蓄,握拳由緊而松。這樣,結合動作的虛實變化,勁力有柔有剛,張弛交替,打起拳來既輕靈又沉著,避免了不分主次,平均用力和雙重、呆滯的毛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