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式太極拳的小架練習中, 有這麼一招叫做“白鵝亮翅”, 相信大家沒有聽說過, 今天小編就以這招為大家做相關的介紹和講解, 希望通過本文可以讓大家對陳式太極拳的小架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並在實踐中可以得到提高。
學習“白鵝亮翅”, 我們先來看看它的技擊作用有哪些。
小架的白鵝亮翅的技擊運用, 首先在手, 太極把手練棉軟其實很容易, 但要練出內剛的感覺就難了, 然後是松沉, 先說沉, 指的是三重意思。
一是沉肩墜肘。 要兩手成為彎曲的兩張弓, 在自身使用力量最小的情況, 利用生理曲形成最大的張力,
所以說, 我們需要經過多的練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
當你的手沉肩墜肘, 呈自然彎曲的情況下, 對方想抬起你的手, 或把你的手按向你自已的胸前是非常困難的, 就算你一點勁都沒用, 對手都感覺到你的手非常重, 非常有力。 不信你可以和別人試試。
二是身體重心下沉。 重心下沉可以使對手的勁放空, 引導對手撥根, 同時讓自已站的更穩。
三是肩珠和肘珠向外、向下運動, 以引勁的方式引長對手的勁路。 對手的勁一旦被引長, 就容易重心失衡, 或亮出空檔。 但只是沉, 還是不夠, 如果只是沉著保持不動的話, 就會和對手形成抗勁,
所以說學習太極拳, 我們不能本末倒置, 忘了自己的初衷。
因此, 第二個字的“轉”的作用就出來了, 在松沉的基礎上“逢力必沉, 逢沉必轉”。 一沉一轉加起來的效果, 就稱為“走”, 意思就是讓對手的力量在自已身上走掉, 是為沉轉走化。
在走化的過程中, 兩腳要隨身體重心的變化虛實過渡。 否則, 手上手勁走化到腰以後, 兩腳不能虛實過渡, 也無法達到走化。
白鵝亮翅既然走化為首勁, 在手上通過棚、捋二勁走化對手勁力的同時, 腳也必須悄悄伸出。 伸到什麼位置?必須伸到對手的重心之下。
為什麼要悄悄的出腳
一是為隱藏自已的勁路, 不讓對手發現我方即將發擊。
二是保持自已運勁的穩定, 協助手、肩、腰等部位以纏絲勁引化對手的力量。
其實, 你只要體會到書譜上說所的邁步如貓行, 但是有一點, 很多人打這一招。 都是移重心, 才上步, 其實, 在實戰中移重心, 是來不及的。 一松一合, 已經步法上去。
在引帶的過程中, 八種太極勁法都可以用到。 用棚、捋兩勁沉轉走化, 就可以輕易轉偏對方的力量。 然後, 變棚為捋, 將對方的力量引帶的身後進發, 使對手使去重心或處於背勢。
兩手(也可以是一手)向上, 向後引化對方的勁路。 很多人就是一移重心, 一下就背推出。
沒有松合去移重心, 要麼發不出勁, 要麼發出勁後, 被敵方成功走化。
在對手失去重心或處於背勢後, 開勢也就走到了盡頭,
具體說來, 就是襠走後弧雙合勁, 同時, 快速近逼的身形可以產生很強的氣勢, 使敵方不由自主產生後退的想法, 也可以速度加劇對方的背勢。
整個過程必須是以手領勁以中指為主, 含胸圓背、沉肩墜肘、松腰, 合襠, 以腰襠運化, 帶動身體極速前逼, 儘量做到用意不用力, 否則到最後關頭就會出現發勁不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