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物質, 多數不能在體內合成, 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雖然機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 缺乏時, 可引起維生素缺乏症。 那麼, 維生素缺乏的預防方法有哪些?
1、生長發育:
嬰幼兒期及青春期後是生長發育的兩個快速期。 在這一時期內機體對各種維生素的需求量增大, 尤其是對維生素A、D和B族維生素的需求量大。 一旦缺乏這些維生素就容易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以及佝僂病的發生與發展, 故在這兩個時期中要特別注意增加富含維生素A、D和B豐富的食物攝入。
2、懷孕期間:
妊娠是育齡期婦女的一個特殊階段, 不但要滿足自身營養需要, 還要為胎兒提供足夠的營養。 因此, 在這一特殊時期中應重視維生素的全面補充, 尤其是要保證維生素C、B6、B12、葉酸的供給, 預防及減少妊娠劇吐、妊娠期貧血的發生。
3、慢性疾病:
假如患有慢性胃炎、潰瘍病、腹瀉與胃腸功能紊亂等疾病, 以及其它系統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阻肺、結核病等, 患者常因食欲減退, 消化吸收不良而引起多種維生素的攝入與吸收障礙, 尤以維生素B1、B6及葉酸易發生缺失。 因此, 患者一方面要注意有無維生素缺乏症狀, 另一方面要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廣泛存在於各種穀物、綠葉蔬菜和新鮮水果之中, 故應在保持飲食清淡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這些食物的供應量。
4、飲酒吸煙:
長期吸煙及飲酒的人往往較不吸煙、不飲酒的人更易發生維生素缺乏症。 其中, 長期吸煙者的血清維生素C水準偏低明顯、長期飲酒者的血清維生素B1、B6水準偏低明顯。 因此, 有吸煙飲酒不良嗜好者應特別注意這幾種維生素的補充, 最好是戒煙戒酒。
5、出差在外:
當人們較長時間在外出差或旅遊時, 由於飲食與睡眠缺乏規律, 常常會感到食欲不振、疲勞和煩躁, 有時還會出現口角及舌頭的疼痛、糜爛或潰瘍, 這種情況通常被人們稱為“上火”。 其實, 這種“上火”不僅是旅途勞頓所致, 還與維生素的缺乏有關, 尤其是與維生素B2、B1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