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鎖骨骨折的疾病查詢

病因

間接與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鎖骨骨折, 但間接暴力較多。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局部腫脹、皮下淤血、壓痛或有畸形, 畸形處可觸到移位的骨折斷端, 如骨折移位並有重疊, 肩峰與胸骨柄間距離變短。 傷側肢體功能受限,肩部下垂, 上臂貼胸不敢活動, 並用健手托扶患肘, 以緩解因胸鎖乳突肌牽拉引起的疼痛。 觸診時骨折部位壓痛, 可觸及骨擦音及鎖骨的異常活動。 幼兒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顯,且常不能自訴疼痛部位,但其頭多向患側偏斜、頜部轉向健側,此特點有助於臨床診斷。 有時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

可刺破胸膜發生氣胸, 或損傷鎖骨下血管和神經, 出現相應症狀和體征。

檢查

本病的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影像學檢查, 鎖骨骨折常發生在中段。 多為橫斷或斜行骨折, 內側斷端因受胸鎖乳突肌的牽拉常向上後移位, 外側端受上肢的重力作用向內、下移位, 形成凸面向上的成角、錯位縮短畸形。

1.X線檢查

疑有鎖骨骨折時需攝X線像確定診斷。 一般中1/3鎖骨骨折拍攝前後位及向頭傾斜45°斜位像。 拍攝範圍應包括鎖骨全長, 肱骨上1/3、肩胛帶及上肺野, 必要時需另拍攝胸片。 前後位元像可顯示鎖骨骨折的上下移位, 45°斜位像可觀察骨折的前後移位。

嬰幼兒的鎖骨無移位骨折或青枝骨折有時在原始X線像上難以明確診斷,

可於傷後5~10天再複查拍片, 常可呈現有骨痂形成。

外1/3鎖骨骨折中, 一般可由前後位及向頭傾斜40°位X線像做出診斷。 鎖骨外端關節面骨折, 常規X線像有時難以做出診斷, 常需攝斷層X線像或行CT檢查。

鎖骨內1/3前後位X線像與縱隔及椎體相重疊, 不易顯示出骨折。 拍攝向頭傾斜40°~45°X線像, 有助於發現骨折線。 在檢查時, 不能滿足於X線正位片未見骨折而診斷為軟組織損傷, 需仔細檢查是否有鎖骨內端或對局部骨折徵象, 以便給予正確的診斷。

2.CT檢查

CT檢查多用於複雜的橈骨骨折, 如波及關節面及肩峰的骨折。 尤其對關節面的骨折優於X線檢查。

診斷

患者有上肢外展跌倒或局部被暴力直接打擊等外傷史, 傷後肩部出現疼痛上肢不敢活動。

X線片可確診, 並顯示骨折移位元及粉碎情況。

治療

視骨折類型、移位程度酌情選擇相應的治療。

1.青枝骨折

多為兒童, 對無移位者以“8”字繃帶固定即可, 對有成角畸形者, 復位後仍以“8”字繃帶維持對位。 對有再移位傾向的較大兒童, 則以“8”字石膏繃帶為宜。

2.成年人無移位的骨折

以“8”字石膏繃帶固定6~8周, 並注意對石膏的塑形以防發生移位。

3.有移位元的骨折

均應在局部麻醉下先行手法重定, 之後再施以“8”字石膏固定, 其操作要領如下患者端坐, 雙手叉腰挺胸、仰首及雙肩後伸。 術者立于患者後方, 雙手持住患者雙肩前外側處(或雙肘外側)朝後上方用力, 使其仰伸挺胸, 同時用膝前部抵于患者下胸段後方形成支點, 如此可使骨折獲得較理想的復位。

在此基礎上再行“8”字石膏繃帶固定。 為避免腋部血管及神經受壓, 於纏繞石膏繃帶的全過程中, 助手應在蹲位元狀態下用雙手中指、示指呈交叉狀置於患者雙側腋窩處。 石膏繃帶通過助手雙手中指、示指纏繞, 並持續至石膏繃帶成形為止。 在一般情況下, 鎖骨骨折並不要求完全達到解剖對位, 只要不是非常嚴重的移位, 骨折癒合後均可獲得良好的功能。

鎖骨骨折食療法

1、赤小豆適量煎服, 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 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2、豬骨頭1000克, 黃豆250克, 加水小火燒爛, 加鹽薑調味分飲食之。

3、豬脊骨一具, 洗淨, 紅棗120克, 蓮子90克, 降香、生甘草各9克, 加水小火燒爛, 加薑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鎖骨骨折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

鎖骨骨折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常見, 大事對於此類疾病我們要重視, 在平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進行輔助治療, 能有效的加快鎖骨骨折患者的康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