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化學閹割”, 似乎很新鮮, 其實這種做法在臨床上早就應用, 主要用於前列腺癌的治療。
前列腺癌的生長需要依賴雄性激素提供“營養”, 一旦把其賴以生存的雄性激素去除後, 絕大多數前列腺癌都會逐漸萎縮, 並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 病情能夠維持穩定。 醫學上將這一療法稱為“去勢療法”。 早在1941年, 美國著名醫學家哈金斯就發現了前列腺癌的這種治療方法, 因此榮獲1966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雄性激素95%是由睾丸分泌的, 因此, 最早的去勢療法就是切除睾丸。 但切除睾丸讓很多男性無法接受, 於是出現了藥物去勢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