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
如果僅僅是表皮割傷或擦傷,
可先用肥皂及水清洗傷口,
再用紅藥水或含抗菌素的藥膏塗在傷口上,
然後用創可貼包好傷口。
通常較小的創口,
用一張創可貼就足以止血了。
如果傷口較深,
流血較多,
可參照如下步驟去做:
●輕柔地清洗傷口。
血止住後,
用肥皂和水洗淨傷口。
用含抗菌素的藥膏塗在傷口上以防感染,
然後將創可貼貼在傷口上,
每天更換一次。
如果傷口出膿、紅腫,
孩子有發燒等跡象,
可能是傷口感染了,
應找醫生看一下。
●用無菌繃帶緊緊地壓住傷口。
(如果有玻璃或金屬嵌入、紮入,
●壓住傷口3~4分鐘後, 可檢查一下血是否止住。 如果還沒有, 繼續按緊傷口, 如果還有血從繃帶處滲出, 在滲血處再加按一塊繃帶。
如果壓住傷口5分鐘之後, 血還沒止住, 應該一邊按緊傷口, 一邊趕緊去看醫生了。
什麼時候該去醫院看急診?
●孩子是被動物或人咬傷出血的;
●壓住傷口時間超過5分鐘了, 血仍未止住;
●如果傷口在孩子的臉部、頸部或頭部, 及時治療可最大限度地防止留下永久性的疤痕, 如果傷口在手掌上, 可能會傷了肌腱;
●傷口很深或者劃開了口子;
●傷口出現感染的跡象;
●孩子不感到傷口疼, 有可能已傷了該處的神經;
●傷口是被地上的玻璃等髒東西劃開的。
是否需要打破傷風針?
如果孩子的傷口感染了有破傷風病毒的梭狀芽孢桿菌屬, 就可能發展成破傷風, 會影響整個中央神經系統, 使肌肉抽筋僵硬, 威脅生命。 不過如果孩子仍在免疫期內, 你就不必太擔心。 孩子一般都注射過百白破防疫針, 共要注射5次, 分別在孩子2個月、4個月、6個月、15或18個月和5歲時。 這樣能夠抵抗破傷風至11、12歲。 之後, 可以每10年注射一次防疫針。 如果孩子遭遇狗咬或者被生銹的釘子刺傷了, 並且距他上次注射防疫針已超過5年, 建議立刻去打預防破傷風的針以防不測。
保證孩子安全的幾種方法:
90%的兒童意外受傷是可以避免的, 家長們可嘗試一下如下方法:
●當孩子去參加踢球溜冰之類的活動時,
●天黑以後不要讓他出去騎車或滑滑板車等;
●當孩子在操場上玩的時候, 最好隨時看著他, 不要讓他去玩那些沒有墊子等保護設施的活動器械;
●在電話機旁貼上醫院、醫生及急救電話號碼, 以應付緊急情況;
●參加跑步等活動時, 讓孩子穿上運動鞋運動褲;
●把小刀、刀片、釘子、剪刀及工具放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