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治老年癌痛更重視合理用藥

除了抗腫瘤治療, 癌痛的控制在維持老年患者生活品質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於癌痛病因的複雜性及臨床表現的複雜性, 對癌痛的處理猶如癌症一樣需要綜合治療。

根據止痛原則用藥據WHO 顯示, 採用藥物止痛, 可使90%的癌症患者疼痛得到緩解, 並可使80%~90%的癌症患者完全無痛。 老年患者合理的止痛原則包括以下幾方面。

按時給藥 止痛藥應當有規律地“按時”給藥, 而不是“按需”給藥或只在疼痛時給藥;應該在患者癌痛尚未出現之前“預見性”地給藥;要對老年患者進行宣教, 使他們克服“有症狀才用藥”習慣。

按階梯給藥 WHO 提出, 在所有鎮痛治療方法中, 阿片類鎮痛藥物是癌痛治療必不可少的藥物, 尤其對中重度癌痛患者來說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WHO提出的癌痛三階梯止痛治療指南至今已有20 多年的歷史, 效果顯著, 其中以嗎啡、芬太尼代表的強阿片類藥物是常用藥物。

原則上如果老年患者以前未用過止痛藥或未接受過WHO 三階梯鎮痛方法治療, 但最初就診時已經達到中或重度疼痛, 可以直接應用阿片類藥物。 臨床上還可以縮短第二階梯用藥時間, 但要注意藥物的安全性, 最終目的是要迅速緩解疼痛。

治療個體化, 注意具體患者細節和實際療效止痛藥劑量應當根據患者的需要, 由小劑量開始, 逐步增加, 直至患者疼痛消失為止。

而不應對藥量限制過嚴, 導致用藥不足。 但目前普遍現象是老年人止痛藥量偏低, 達不到充分止痛的效果。

慎重選擇藥物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主要適用於輕度疼痛的治療, 但對老年患者應慎重使用, 在治療的同時需檢測電解質和腎功能。

對重度疼痛, 強阿片類藥物如嗎啡或羥考酮, 均可用於老年癌痛患者。 由於藥物代謝和清除率的改變, 使得老年患者體內藥物濃度高, 作用時間延長, 因此老年人使用阿片類藥物應從小劑量起始, 緩慢加量。

此外, 老年人應避免使用拮抗劑如右丙氧芬、丁丙諾啡。 美沙酮因其半衰期長, 血藥濃度不穩定;呱替啶因其代謝產物去甲呱替啶的器官毒性作用, 也不推薦在老年癌痛患者中應用。

及時處理藥物副作用 老年人使用阿片類藥物時產生的副作用依其出現頻率包括便秘、噁心、嘔吐、鎮靜、瘙癢、譫妄以及尿瀦留等。

應用阿片類藥物產生的便秘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 通常可預防性地給予適當的緩瀉劑, 以軟化大便和促進胃腸蠕動, 常用藥物有番瀉葉、麻仁丸、促胃腸動力藥等。

初次使用阿片藥的老年患者有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 通常2~3天后症狀逐漸減弱至消失, 可在止痛開始時給予小劑量的止吐藥預防, 如胃複安、嗎丁啉, 必要時給予氟呱啶醇。

此外, 對老年患者而言, 呼吸抑制是最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 如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阿片類藥物的劑量, 則很少出現呼吸抑制;偶有發生呼吸抑制者,

可使用納洛酮解除。

必要時可選擇輔助藥物治療 輔助藥物治療可用於癌痛三階梯治療的任一階段, 能夠治療特殊類型疼痛, 改善其他症狀, 增加主要藥物鎮痛效果, 減輕副作用, 但不推薦常規使用。

目前, 輔助藥物很多, 岩舒複方苦參注射液是純中藥抗腫瘤製劑, 也是不錯的選擇。 該藥由苦參、山慈姑、五靈脂、首烏等多味中藥精製而成。

該藥在用於臨床治療癌症的過程中被發現具有良好的鎮痛功能和改善癌症患者一般狀況的作用。

該藥進行的IV 期臨床觀察表明, 複方苦參注射液(岩舒注射液)具有止痛、抗癌等多種作用, 尤其適用於疼痛機理複雜、一般狀況欠佳、晚期或中晚期癌痛患者, 主要適用於輕、中度癌痛,

也可作為重度癌痛患者的輔助用藥, 從而達到減輕患者痛苦、甚至延長生存期的目的。

據臨床觀察統計, 複方苦參注射液緩解癌症疼痛總有效率達到87.5%。 抗驚厥藥物加巴賁丁是新型抗驚厥藥物, 對於糖尿病等導致的外周神經痛有效, 因其毒性低, 適用于老年患者。

二氮卓類藥物可以通過有效的鎮靜作用幫助患者減輕疼痛。 類固醇激素對顱內高壓、急性脊髓壓迫、骨轉移、肝包膜擴張等所致疼痛, 以及腫瘤侵犯所致神經傷害性疼痛均有輔助治療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