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黃丈東三叉神經痛醫案

史××, 女, 38歲。 初診日期為964年1月24日。 患者自1961年起左側面部及頭部劇烈疼痛, 類似觸電。 經中西藥治療3年, 未見顯效。 最近一月發作尤甚, 頭面劇痛並引起嘔吐。 曾流產5次, 失血較多。 夜寐不安, 舌尖紅, 苔根厚膩, 脈細。 治擬養血柔肝, 和絡熄風。

處方:煨天麻3克, 鉤藤12克(後下), 生石決15克, 丹皮4, 5克, 赤芍9克, 丹參9克, 炙甘草3克, 陳木瓜4.5克, 忍冬藤12克, 制膽星9克, 茯神9克。

2月21日二診, 前方服後症減, 近日頭痛較輕, 夜寐尚安, 胃痛時作。 舌尖紅刺, 苔薄白, 脈細弦。 再擬平肝理氣, 佐化痰瘀。

處方:石決明15克, 白蒺藜9克, 桑寄生9克, 鉤藤9克(後下), 陳膽星6克,

赤芍9克, 丹參9克, 木瓜4.5克, 雲苓9克, 炙甘草4.5克。 之後, 以前法出人加減。

3月13日五診。 頭痛已減, 胃中不舒, 經脈竄痛, 肝胃不和, 肝火易動, 舌尖紅, 苔薄黃, 脈細弦。 再予清肝調氣, 和胃暢中之法。

處方:白蒺藜9克, 蔓荊子9克, 生石決18克, 穭豆衣6克, 甘菊花9克, 陳皮4.5克, 香附9克, 赤芍9克, 木瓜4.5克, 嫩桑枝30克, 面部抽痛消失, 再以丸藥調理而愈。

按:本例頭面疼痛已有3年病史, 痛勢劇烈, 引起嘔吐。 5次流產, 失血過多, 以致陰血不足。 風陽扶痰瘀上擾, 導致頭面疼痛時作, 乃本虛標實之症。 各診選用天麻、鉤藤、石決明等以平肝熄風, 丹參、赤芍、木瓜等化瘀通絡。 最後以丸藥調理, 三年宿恙, 得以治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