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凍瘡的病因與診斷

凍瘡是指人體受寒邪侵襲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損傷。 相當於西醫的凍傷。 局部性凍傷者病情較輕, 以局部腫脹、麻木、痛癢、青紫, 或起水皰, 甚則破潰成瘡為主症;全身性凍傷者病情較重, 以體溫下降, 四肢僵硬, 甚則陽氣亡絕而死亡為主要持征。

病因病機

冬令時節或寒冷潮濕環境, 加之平素氣血虛弱, 或因饑餓, 或因病後, 或因靜坐少動, 寒邪侵襲過久, 耗傷陽氣, 以致氣血運行不暢, 氣血瘀滯, 而成凍瘡, 重則肌膚腐爛。 此外, 暴冷著熱, 或暴熱著冷, 也可致氣血瘀滯腐爛成瘡。 若寒邪太重, 耗傷陽氣太過,

則可因陽氣耗竭而亡。

診斷

局部性凍瘡, 主要發於手背、足跟、耳廓等暴露部位, 多呈對稱性, 輕者受凍部位皮膚先蒼白, 繼而紅腫, 或有硬結、斑塊, 邊緣掀紅, 中央青紫, 自覺灼痛, 麻木, 暖熱時自覺灼熱、癢痛。 重者則有大小不等的水皰或腫塊, 皮膚淡白或暗紅, 或轉紫色, 疼痛劇烈, 或感覺消失, 局部出現暗紅色血皰, 血皰破潰後滲流膿血水, 收口緩慢, 常需1—2個月或更長時間。

根據凍傷的嚴重程度, 將其分為三度。

工度(紅斑性凍瘡):損傷在表皮層, 皮膚紅腫, 疼痛瘙癢。

Ⅱ度(水皰性凍瘡):損傷達真皮層, 先出現紅腫, 繼而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或血皰, 局部感覺遲鈍, 疼痛較劇烈。

Ⅲ度(壞死性凍瘡):損傷皮膚全層, 嚴重者可深達皮下, 肌肉或整個肢體壞死,

一般傷後3—7天出現水皰, 肢體活動受限, 病變部位變紫黑色, 周圍水腫, 疼痛明顯, 約7天后出現幹性壞疽, 患部感覺和功能完全喪失。 約2—3周後, 凍傷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分離。

如感染毒邪可變為濕性壞疽。 全身可伴有發熱、惡寒等症, 甚至出現內陷證。

全身性凍瘡者, 初起出現寒戰, 繼則感覺遲鈍, 疲乏無力, 視物模糊, 幻覺, 嗜睡, 不省人事, 體溫逐漸降低, 瞳孔散大, 對光反射遲鈍, 呼吸變淺, 脈搏細弱, 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鑒別診斷

一、類丹毒多見於肉類和漁業的工人, 在手指或手背出現深紅色的片狀紅腫, 癢痛相兼, 但有遊走性, 一般2周左右自行消退, 不潰爛。

二、多形紅斑多發生在手足背面、手掌、足底和面部, 皮損為紅斑、水皰,

典型的虹膜狀紅斑, 常伴發熱、關節痛等症。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